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语学习游记

(2006-06-03 11:59:35)
分类: 生活
悉数的岁月风景线,像是跨栏,跨越了几多,你连数的时间都无,这一刻我在听Neil Young的Like A Hurricane,飓风要是真的来了也好,把我吹到一个无人识的地方,一切从新开始?小时候,看一部动画片,主角可以飞到一个童话世界,历险,大战巫婆之类;印象中还有一部当时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美国人的“时光穿梭机”,可以在年代久远的过去和未来自由穿梭,如果未来我也可以这样流浪多好?还有一次,和妈妈单位来的台湾人去都江堰,我听到一种很甜腻的话语,软和轻,还有一些好听的故事,我的内心至此很挣扎,我想背叛脚下的文化,其实,你又很无奈……
 
初中开始学英语,暗暗告诉自己我的无疆国旅行迟早要来到。ABC的稚嫩世界,一切都是白纸,英语大概是自己花最多时间学习的,学到一年,就和朋友找来流行的英语歌曲来学?鹦鹉学舌地学,倒是很快乐。simon在《毕业生》里唱的音符,到了大学我才看完这部举轻若重的电影,当时就觉得好听,咿咿呀呀地学着唱着,买了大堆和自己的level不称的英语磁带和书,初三就开始看中央台的英文频道,看英语新闻,听得了多少算多少。当时喜欢看一个叫“China Today”的节目,因为很少中央台的英语主持人说稍微地道的美语,我从学英语开始,因为老师关系就学的美语。走路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会念英语,会和外国朋友聊天,很快乐,我在想要经过多少年的学习,才可以speak so fluently as a foreinger呢?我很期待。记得,初三开始,班里组织学习小组,我是负责英语部分,就是早晨带大家早读,因为老师认为我的英语很标准,还给大家出英语小测验的题目,当时我想是否以后我会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呢?

高中开始,当时很流行看《疯狂英语》,这真是形容学习英语的一种境界的词,“疯狂”啊,幸好遇到两位很好的英文老师,我已经对于自己的oral非常自信了,所以高一时在英语课上很狂,老师要我给大家读课文,和大家对话。那位女老师,冬天都穿超短群,在学校是话题,我在课下也和她说英语,和在川大的表姐互通英文信,这位女老师,从旁边的川师给我们找来很多美国人,大家定期交流,聚会,一切像是在春天开垦着一片土地。后来想起,我在高中很忽略文法的学习,语法和阅读都不是最好。高二转文科班级,来了两个女生,英文都厉害,大家也经常较劲那种,只是我的口语胜过她们,她们都很会考试,成绩每每比我理想些。如今,她们两人都在美国,其中一人在纽约和我们班里的一个男生结了婚,年初已在纽约生下了小baby。对了,文科班里女生的英文很厉害,还有一个很疯癫的女生,是那种说话像当时流行的日剧的主角的那种人,不过她后来去了德国。再后来,去大学学英文的人占了班级里的大多数,其中又有很多人去了许多不同的国家。

高三的时候,我要写到我们的英文老师,他是一个幽默的人,其实我要感谢这位老师,他总是给人放松的感觉,这对于紧张的高三生活真是难得。大家下来很融洽,最珍贵的是,在整个高三繁重的考试压力下,他每周一为我们上一次口语和听力课程,和考试完全无关,大家学得意兴阑珊。后来,大学的时候,他介绍我到川台主持英语方面的比赛,很受用。我想当时的感觉成为我学习任何外语的底调,把枯燥的外语背诵用在生活中,唱着,愉快着,包括后来学习日语、还有点点的法语。
 
大学的时候,我果然没有去学外语,其实高考志愿上所有的first wish都是英语,但是一切都很fatal,学电影却让我打开了心灵的另一扇窗,当然英语是很好的辅助。大学,我陷入了英语自学的圈子,因为普通话很好,老师就介绍我给很多在大学的外国人上中文补习课,正好也能用英文。大一的时候,和三个来自以色列的学生交流,每周一次的固定课程,我们探讨了基督,虽然英语都不是大家的母语,但是幸好有英语我们互相吸纳着对方的文化,后来她们回国,大家书信往来,成了好朋友,她们说有钱有时间到中东,到以色列来看看,我很盼望有这一天。大学里,结交很多美国朋友,包括老师和一般的留学生。每年9月都会来一大批的交换学生,到圣诞节回美国,我们一起开派对,交换对于音乐的看法,还有无法避免的文化障碍,一些外语系的朋友以为我是外语系的学生。大学的好处就是你很自由,你可以有多的选择,在英语学习上,我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滋养。

不得不说我在大学经常参加的英语演讲比赛,我觉得这一定得益于中学开始以来的积累。从大二开始,重庆市的一等奖,到和外语系的朋友代表重庆去CCTV参加比赛。2000年的夏天,北京居然热过重庆,我们在清华大学的荷塘,还有CCTV大楼里,记得一个西安交大的选手说好好的英国accent,我以前觉得英国腔我不喜欢,现在我觉得一样可以说得优雅,不过去参加比赛很多,发现说美国腔的人太多,呵呵。记得,为了去北京参加比赛,大家的暑假都在集训中度过了,和外语系的老教授fisher成了忘年交,还有认识了外语系的好些朋友,她们现在都在大学教英文和日文。Fisher是一个很funny的老头,精神矍铄,讲到高兴的时候还会跳舞,他老说我有一个词有澳洲口音,可我怎么也不好改过来,让他懊恼很久,后来在学校读研究生,因为在电台,大家听得到我的声音,又给大家介绍外国的音乐,外语系搞外语歌曲演唱比赛就找我去做评委,遇见可爱的fisher,我们用英语交谈,很稳健的英语,我觉得,在他面前,我不会说得很混乱。当时,因为我们是公共外语组,分管这块教学的外语学院领导就对我很熟悉了,研究生时还要我去参加演讲比赛,其实我那时很郁闷,很恨大学,但是最后还是去了,当时的命题部分是关于谈论“SARS”,我觉得我的文章写得很好,从个人的角度和一次做节目的感觉说起,当然在学校的初选拿了第一名,又和外语系的一些朋友去重庆比赛,决赛抽签不理想,抽了一号,我上去还是很好地讲完,最后还是勉强拿了一等奖,但是失去去北京比赛的机会。我是一个很宿命的人,自认为大学里参加那么多次的英语演讲比赛至此可以划上句号了,当时是2003年的深秋,比赛那天很冷。其实当时很矛盾,因为自己学院组建的播音主持专业需要老师,导师和学院领导希望我留下来,上普通话和艺术语言发声等课程,顺便还可以上电影专业外语的课,我从内心拒绝了,流浪还没有开始,怎么可以结束,我是一个居无定所的人,必定要去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很龌龊,但是没有人知道我的过去,一切从零开始才好。有天,一个朋友说你以前录的英语磁带还有吗?我才想起了很多时候在出版社给一些英语辅导教材和考试录英语和中文的direction,我都没有全部留底。
 
学习日语的过程很痛苦,几乎是自学,当时在外语系的日语班学习,有点尴尬,因为主讲老师不喜欢有别系的学生旁听,索性,可能是我的热情打动了那位老师,我上了几乎一学期她的课,这位李先生口语很地道,每年会去东京大学,因为父母都在东京教书。我热爱日语,从小就很热爱,和我热爱英语一样,在大学学电影的时候,我爱日本电影,那些樱花烂漫的场景让我陶醉,我觉得我很能懂得侯孝贤在光影中对于日本的感受,包括她夫人朱天文对于日本的描写和我的内心很合拍。还有从12岁开始看的日剧,我是说语言也讲缘分,是很fatal的,日语就这样闯了进来,在生命里留下印记。我觉得我的内心是日本人,那些爱国的呼叫和我无关,我喜欢形而上的生活,淡的,精巧的,这是可以从日语中得来的,在大学的时候,外语系的朋友帮我联系了一份家教,教一位日本女生岩本明美说英语,日本人的英语真是太烂,我们总是跪在小圆桌旁,正好我也可以讲点日文,大家相处愉快,本来打算在中国工作的明美还是回日本了,2002年世界杯开赛,学校的一群日本人穿上他们的蓝色球服在一起看球,记得明美的寝室还有一位来自东京的女生,说话完全是日剧里的样子。大一和师姐在电台做节目,当时请了一个叫松本的日本男生来做节目,很帅的男生,有自己的乐队,在学校演出会引起女生尖叫那种。一次他说自己的理想是存够了钱在中国的偏远村庄办一所希望小学。现在呢,现在我也在继续看日剧,有人叫我看看韩剧,我却怎么也看不进去,日语还依稀记得,嘘寒问暖的时候在心里重复着……
 
为什么会写这些?最近重新要好好规划下未来,手里是熟悉的英文词汇,我看到那些陌生又熟悉的英文,阅读王尔德的英文小说,消逝的风景,echo一样,亦或是epitome。我想学习电影是在影响你的灵魂,外语就是这个灵魂的翅膀,我一点不后悔学习这个专业,内心我一样很自尊和骄傲,我不需要什么器重和认识,我愿意是一个忠于内心的人。流浪还没有开始,它会开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