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音 |
老师在课堂上谈到一个叫李安的导演,那时,我只看过他的“家庭三部曲”,自己最喜欢《饮食男女》,李安的杀伤力在于安排一个“包袱”,在冷不防的时候抛出来,所以《饮食男女》里,几近古稀的老朱和30多岁的“张艾嘉”结了婚;《喜宴》里的“爸爸”把儿子的“同志”情话听得清清楚楚,最后再用“家”编织一个谎言,骗骗自己?
其实,很多身边的同学都爱李安。有一位大学同学抱怨了四年,不该来学这个不能混饭吃的专业,但是他也爱李安,虽然看片课上,老师一放欧洲“闷”片,他就睡觉,但不影响他对李安的喜爱。
其实,那位老师的课我也经常睡觉,因为我不爱戈达尔,他却要我们看《芳名卡门》,我不爱塔尔科夫斯基,他却要给我们放《乡愁》;我不爱……我不爱的电影和我爱的电影,仅仅是一个闪神,一个触觉就做出结论。而且我曾经坚决判定这位老师总是在上影片读解课前四处搜罗大堆资料,应付了我们,所以我一点都不想在一个4月的下午浪费自己半天的时间看“闷”片!
于是,顺理成章到了关于李安的课,居然有个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李安也拍武侠电影啊,和徐克有什么区别呢?问得老师语塞。我暗暗给这位同学鼓掌。后来买盗版DVD,碰到李安的电影就买下了,除了《卧虎藏龙》我是坚决不买的。最近,居然淘到了李安很早的一部作品——《冰风暴》。
在我的眼中,李安从来就不是一个华人导演,自然他的电影不应该算是华人电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你看《冰风暴》会少掉很多障碍,就像看《理智与情感》一样。这部电影在97年的戛纳影展上已经让李安有了好名声。
故事讲述了60年代美国家庭的危机。但是我却着迷于电影的结构,这是李安少见的“环形结果”的电影,电影开头和结尾原来是一起的,《冰风暴》是一个圆满的圈套,因为在家庭的这个圈中,每个人已经历经了心灵和肉体的“风暴”,遍体鳞伤后,只有家庭的温存让我们还可以努力走下去。
《冰风暴》有着李安和他背后美国电影坚实的技巧,已经圆熟和颇具个人风格了,那种沉稳的镜头感,剪辑的流畅,音乐的唯美锻造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美国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对于观众的考量,所以电影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冰风暴》有一个看似混沌无聊的家庭故事,但是内里电影主角却在作战!孩子对性的迷惑,丈夫的外遇,妻子的自闭,内心的角力充满力量。然而,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准备迎接李安式的“包袱”了——闪电,这回是一次牺牲,一个家庭的破损让更多的家庭醒悟。电影最后,天空放晴了,在一场人生的“冰风暴”后,李安还是回归到具有东方意味的“家”的立场上来,难怪,电影配乐还有中国的萧声,但是李安绝对不是一个华人导演——而且,幸好,他不是!
快到四月的时候,我开始想念那位老师和看“闷”片的时代,虽然他的讲课技巧很糟糕,虽然他的资料是搜罗的,虽然……那些吓人的电影大师脱下面具,从摄影机后面走过来,一样是可爱和天真的。
曾经把以前在学校里看的那些电影买来家里收藏,但心情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有一个夜晚,在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中沉沉睡去,醒来电影还没有结束,赶快问旁边的同学,“那个,那个主角死没有呢?死没有……”窗外已经是春雨霏霏了。
前一篇:给时尚男人一件靓衫!
后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