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仪培训知识:仪制令

(2009-07-13 14:37:04)
标签:

礼仪培训师

徐克茹

礼仪培训

礼仪培训知识

文化

分类: 礼仪知识-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文章分类:礼仪培训师徐克茹-礼仪培训探讨)

                                                                                                                                                                            “仪制令”在宋代专指勒字刻碑立于道路旁的交通法规。

    我国的交通法规兴于唐,盛于宋,“仪制”是朝廷官府颁布的法规礼节,即社会奉行的礼仪制度,“令”则是命令。
    宋代的仪制令初期是刻在木板上,竖立于大街要道,以规范行人与车辇。

礼仪培训知识:仪制令

 

    陕西略阳灵崖寺保存着一块石刻“仪制令”,高60厘米,宽40厘米,正中上段写有“仪制令”三个大字,下段则并排四行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从这四行小字可以看出,中国道路通行规则自古以来就要求大家做到互相谦让,普通的车马避让有公务的车马;年轻人的车马应主动避让老年人的车马;轻载的车马要避让载有重物的车马;在城里办完事回去的车马要主动让路给正在赶往城里去办事的车马。

    这些礼仪规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返回礼仪培训师徐克茹新浪博客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