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礼仪培训师徐克茹-礼仪培训探讨)
《礼记·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多方面、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认真地询问和考证,慎重地进行思考,明确地分辨是非,诚心诚意地彻底实行。
1、礼仪培训师之博学:
礼仪培训师首先要静下心来做学问,自己先博学,才有资格去培训别人。如果只讲“空杯理论”,让学员将记忆清空来跟你学他们早已知道甚至是比你还精通的内容,是对学员的不负责任。礼仪培训师要主动做一个新知识的传播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都要建立在“博学”的基础上。
2、礼仪培训师之审问:
学习之时和学习之后,都要对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审问”。礼仪知识普遍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特定的历史背景,礼仪培训师对不清楚的内容要有追问到底的精神,要怀疑其正确性并加以考证。有很多礼仪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逐渐偏离其原来的本意,如果不能认真审问,很可能在礼仪培训的过程中出现更多的疏漏。因此,礼仪培训师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一定要对学到的知识多审多问。
3、礼仪培训师之慎思:
审问考证之后,要“过脑子”,要慎重思考。拿到手的材料、学到手的技能,要运用自己的头脑对其进行考察、分析。《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陷于危殆或疑不能定。学与思,都不能偏废。
4、礼仪培训师之明辨:
学问越辩越明,如果对于学到的知识不加以辨别,就很可能被错误的东西所误导。礼仪知识很多都带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烙印,礼仪培训师应明辨其是非并加以“扬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用的留下并加以发扬、创新,没用的或有害的则要坚决舍弃。一味地复古或崇洋,都会将礼仪培训导入歧途。真正的“中西贯通之博学”,一定要建立在“明辨”的基础上。
5、礼仪培训师之笃行:
做好学问的最后一步,就是“笃行”。“笃”意味着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礼仪培训师应当能够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当中,做到学有所用、知行合一。学员迫切需要礼仪培训师提供的,大都是能够直接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礼仪知识。礼仪培训课程如果脱离了“行”,就只能停留在“理论研讨”层面,对学员的实际帮助就会大打折扣。
返回礼仪培训师徐克茹新浪博客主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