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怀三盛公黄河

(2010-07-27 16:10:06)
标签:

三盛公水利枢纽

黄河灌渠

五原大捷

傅作义

黄河

原本是想借着出差,去海拔相对北京高很多的巴彦淖尔去避避暑,结果适得其反,离京第二天北京就连续下了五六天雨,以至于天气十分凉爽,反倒是我,跑到大西北沙漠边缘的黄河岸边,在灿烂的阳光下,接受三十几度高温的再次考验,回京没两天,又迎来难熬的桑拿天儿!

 

有博友留言拜托,回来后介绍点儿那边的新鲜事,回顾在那边的这一周,又觉得没啥新鲜事儿可说,到了那个蒙汉杂居的地方,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其它活动几乎都在酒桌上,正像当地一句顺口溜中所说,“红火(娱乐)基本靠酒”(还有另一种只有巴盟人才知道的说法,在此不便介绍),实在感觉有些疲惫,没的写,还是写写三盛公黄河吧!

 

感怀三盛公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素有九曲黄河之称,流经我国九省市,绵延5000多公里, 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笔者虽没有机会纵览母亲河自巴颜喀拉山至入海口全程,却也见过兰州黄河的清澈见底,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沙坡头奇观,黄河中卫段酷似江南的旖旎风光,弥漫着清新稻香的水田秋色,壮观而又惊心动魄的壶口瀑布,母亲河在哺育了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华夏儿女后,几乎近于枯竭的似乳汁般的黄河水,流经济南黄河大桥,融入茫茫大海。

 

让笔者情有独钟的还是黄河三盛公,也可能是公司生产基地就在三盛公附近的缘故,每次来到巴彦高勒镇,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季,总想抽空儿到三盛公拦河闸转转,放松一下久居闹市压抑烦躁的心情,游览一下塞上黄河的壮观而又不失幽雅的风光。

 

万里黄河(或曰天下黄河)有若干个第一,诸如天下黄河第一桥,天下黄河第一瀑,天下黄河第一镇,天下黄河第一曲,第一坝等等。但鲜有人知三盛公拦河闸这座万里黄河第一闸。

 

三盛公这个地名很有历史渊源,但鲜有人知它竟然和山西的乔家大院有联系。据说早在乾隆初年,晋商乔贵发为生计而“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伙计。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后来改名为复盛公。因乔家经商最注重诚信,复盛公生意日益兴隆。至乔家第二代掌门人乔致庸做东家时,复盛公已经是包头第一大商号,几乎垄断了整个包头市场。有句话说: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

 

感怀三盛公黄河当时乔家除在包头有11处生意外,其它地方还有很多商号。据传“三盛公”就是乔家设在阿拉善和硕亲王管辖地(今磴口县)三道河的一家商号(油坊),取意买卖公平,昌盛发达,掌柜姓袁。1875年比利时国神甫德玉明经阿拉善亲王同意,在其领地传教,买了“三盛公”油坊的部分房屋。后来“三盛公”商号渐渐垮了,而1893年德玉明神甫在原址上兴建的“三盛公教堂”成为西南蒙古教区的主教府,管辖着西南蒙古地区和陕北部分地区的四万多名教徒,随着人口增长和教会影响日盛,“三盛公”被叫了出去,远近闻名,而原名三道河却被人遗忘。

 

感怀三盛公黄河
盛公天主教堂

相传一百多年前,还有个叫华莱士的美国传教士在这个地区传教,天主教在这个地区有非常大的影响。至今当地农村几乎村村有教堂,我们公司本地员工有相当一部分受过洗礼,笔者亦曾接受在公司工作的教徒员工之邀,参加过一次该教堂的礼拜活动,现场参观了一次教徒们似乎十分虔诚的礼拜仪式。

感怀三盛公黄河三盛公拦河闸位于磴口县县城(巴彦高勒镇)东南2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据说是50年代最大的引黄灌水利工程,也是黄河上唯一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工程于1959年9月破土动工,1961年5月建成运行,从此结束了河套灌区“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满滩”的问题。使河套平原成为了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溉区。

说起大闸的建设,河套地区百姓一直都认为,时任国家水利部长的傅作义将军与河套地区百姓的特殊情结,起了决定性作用。

 

傅作义与河套百姓的感情,还得从上世纪抗日战争时期说起。傅将军的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在河套地区曾屯兵多年,对疯狂进攻的日寇进行过殊死的抵抗,1940年三月,在傅作义将军的亲自指挥,河套地区百姓的全力支援下,三十五军官兵经过激烈的浴血奋战,夺取了被日军占领的五原县城,歼灭日寇近四千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五原大捷”。

 

五原大捷之后,日寇败退龟缩在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以东的安北县大佘太镇,再也没敢向驻守河套地区的傅作义部队进犯。在此期间,傅作义将军抓紧有利时机,积极进行扩军备战和整训部队。由于大量屯兵扩军,河套地区人口骤增,国统区的后勤物资供应显得十分困难,特别是粮食供应更是紧张。从1940年开春到1941年秋天,驻守河套地区的国民党官兵仅靠黑豆和豌豆充饥,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  

 

感怀三盛公黄河

1943年春天,傅作义为了解决军队和当地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决定用军队力量大兴水利,增加河套

地区的粮食产量。决定西起临河东,东至五原县,开挖一条长约40公里,宽三十米的引水干渠,取名为复兴渠。共挖土方170多万立方米,施工时期正值春耕时节,傅将军决定整个挖渠工程全部由35军官并完成。35军官兵在缺衣少粮,物资供应十分紧张的困难条件下,艰苦奋战50天,完成了这项利军利民的水利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河套地区的灌溉条件,增加了可耕地面积和单位产量,有效解决了河套地区军民的粮食供应问题,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与三盛公拦河闸同时开工竣工的黄河灌渠(当地人俗称二黄河)  

 

解放后,中央政府任命傅作义将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治理黄河水患,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必然是水利部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在河套平原上建一座拦河大闸,修一条纵贯河套地区全境的黄河灌渠,是整个黄河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选址在河套地区的三盛公,的确让人感觉这是傅作义将军与河套地区的特殊感情起了决定性作用。这项宏伟工程竣工以后,对于根治黄河水害,彻底改善河套地区的灌溉条件,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河套地区“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满滩”的问题。也算是傅将军为河套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但是在文史资料方面,关于傅将军在这项工程方面所起作用却无无任何记载,大概是傅将军出于避嫌的原因吧?其实我倒认为,为某个地区,曾经与自己生死与共的百姓办点实事再正常不过了。但不知毛主席周总理是否对井冈山,延安地区动用过私情给予过特殊关照。

 

感怀三盛公黄河三盛公拦河闸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和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之间,工程造型别致,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它同时兼有灌溉、防洪、水利发电、工业用水及交通等综合效益,担负着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三湖河灌区及包钢工业用水等任务。

目前三盛公拦河闸(亦称三盛公水利枢纽)已经开发为黄河三盛公国家三A级水利风景区。从北京自驾车沿京藏高速公路行驶约10小时即可到达,周边还有西部内蒙著名风景区阿贵庙、阴山脚下的人根峰、梦幻大峡谷,以及乌兰布和沙漠自然景观,很值得京城驴友来此一游!

 

感怀三盛公黄河
京藏高速磴口大桥(三盛公大桥)

感怀三盛公黄河位于三盛公拦河闸西北侧的永昌、永宁、永固三把大锁
感怀三盛公黄河
包兰铁路三盛公大桥
感怀三盛公黄河
河堤内滩涂景观
感怀三盛公黄河
堤内滩涂
感怀三盛公黄河
在黄河大堤上远眺母亲河
感怀三盛公黄河
三盛公拦河闸前的黄河
感怀三盛公黄河
黄河灌渠进水闸(位于大闸北端)
感怀三盛公黄河
新建景观
感怀三盛公黄河
黄河大堤(左侧是黄河)
感怀三盛公黄河
拦河闸下方的河面及相距不远的京藏高速三盛公大桥
感怀三盛公黄河
夏日景观
感怀三盛公黄河

黄河灌渠闸楼感怀三盛公黄河
感怀三盛公黄河


感怀三盛公黄河

感怀三盛公黄河

感怀三盛公黄河
感怀三盛公黄河
黄河岸边梦寒风味俱全的农家饭(可以吃到新鲜的黄河大鲤鱼)
感怀三盛公黄河三盛公附近的乌兰布和沙漠

感怀三盛公黄河
京城来的俊男靓女们

感怀三盛公黄河

梦幻大峡谷(据三盛公40公里)
感怀三盛公黄河
位于阿拉善盟与巴彦淖尔盟交界的人根峰(据三盛公拦河闸35公里)
图片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欣赏了解该地区全部景点请浏览下面相关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