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通人与公众人物的的两面性

(2010-08-02 15:44:33)
标签:

公众人物

两面性

人性

三字经

普通人

杂谈

分类: 原创/杂谈

小时候学过《三字经》,记得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鄙人由于才疏学浅,对古人的格言实是不甚理解,但也多少看过一些我们的先人对人性的诠释。感觉先人们对人性的定义亦无明确定论,似乎还存在分歧。

据本人考证,孟夫子与荀子对人性的定论就截然相反,孟子主(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却主(认为)人性本恶。孔老夫子的结论却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觉得孔老夫子所言似乎靠点儿谱儿,就是说,所有的人出生时其人性是近似的,但是根据人的遗传基因不安全相同,生存环境也不完全不同,求生存的手段不同,才逐渐形成了高下善恶之分,孔老夫子所讲的“习相远也”。其实是随着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以鄙人愚笨之理解,人性的变化完全由于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的求生存的本性来决定的。人也属于动物,只不过属高级动物,但其生存欲望与其他动物并无区别。比如家养猪崽儿一出生,就会扎进母猪肚皮下找奶吃,这说明动物有求生存的自然本性。

 

人类的婴儿其实和猪崽儿没有区别,一出娘胎会很自然的把头扎进母亲的怀抱,用小嘴去吮吸母亲的奶头,接受母亲的哺乳。(这样的比较可能不妥,请大家不要往现代人骂人的意思方面去理解)说白了,人一生下来就知道求生存,求生存是人的本性。

 

但是由于生存环境和遗传基因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物求生存的本性会逐渐产生变化,就像猪崽儿与森林中虎崽儿的生存环境不同一样,家养猪会自然而然接受饲养者的饲料供应饱食终日,等着最后挨一刀,成为人类餐桌上的佳肴。而老虎崽儿会接受虎母虎父的传帮带,以它的强悍与威猛,弱肉强食,逐渐成为山中霸王。

 

由于人毕竟是人,是高等动物,因此其求生存本性的表现,与动物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要不怎么说是人性,怎么不讲虎性或者猪性,猫性呢?但求生存这一点绝对与动物是有共性的。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类求生存的手段要符合特定阶段的社会准则,社会公德,以不伤害绝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我想这才是博主议题中提出的人性的含义。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某某人人性好,某某人人性不好,人性好的人,能够用社会准则,社会公德约束自己,为人处世讲诚信,不搞坑蒙拐骗,君子好钱,取之有道等等,都说明这人人性好!反之那自然就是人性不好了,或者说没人性。我这样理解不知是否符合博主命题的意图?

 

关于人的两面性

人的两面性还是由于人类求生存的自然本性来决定的。

其实普通人和公众人物都具有两面性(甚至有多面性),它的形成源于人们求生存的环境,手段,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动物在表达他们的欲望时,实现他们的目标时,会无所顾忌,完全是赤裸裸的。人则不然,为了满足某种欲望,有时会直截了当,有时则采取一些相对隐晦的手段或者较为隐秘的手段,或委婉,或迂回,或施阴谋诡计,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面对自己的家人时可能把自己的欲望,思路想法,坚强或懦弱的性格,自己为满足某种欲望所采取的手段予以真实的表露(不完全绝对),面对外人时也可能不完全表露,也可能换一种方式表露。这就是人在社会上谋求生存时可能产生的两面性。包括普通人和公众人物。

 

相对于普通人来讲,由于其个体能力与影响范围有限,不会造成对社会面的较大影响,特别是其负面人性表露时,大多不会构成对社会的较大危害,当然要排除个别刑事犯罪分子,这里指绝大多数普通人。

 

公众人物(我想应该包括影视明星、社会名流、名作家、大老板、电视媒体的名主持、知名人士等),由于与社会公众利益关系密切且有广泛知名度,他们的两面性与普通人的两面性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将会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特别是媒体公众人物,其道德操守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一举一动,都会给社会造成极大影响。

 

鄙人认为,作为公众人物,特别是电视媒体的主持人,应该允许其有两面性。在公众场合,电视镜头前就应该恪守媒体工作者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操守,准确公正的反映社会信息,时刻不忘自己及所从事的行业承载的社会责任,保持自己所从事岗位或职业的社会公信力。当然,在离开摄像头以外的公众场合,形象也是应当注意的,比如水均益就曾经在酒吧醉后闹事,形成极为不好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级媒体的形象,同时使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跌。

 

反之,公众人物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也要生存,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也应该有他自己的私生活,正像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所讲的:“一个英雄,他也战斗,他也性交,你若单把他的画像挂在妓院里,称为性交大师,那就多为不妥”。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允许其有两面性,允许他有自己的隐私。

体现他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在公众场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准则,以正人君子的摸样,展示其靓丽光彩的一面。当然这光彩的一面可能是装出来的(因为他不可能将与妻子吵架时的表情带到荧屏上去)。

在私人场合,只要公众人物不违背社会公德,不做有损于公众利益的事,公众对于公众人物大可不必挑剔求疵,因为他们也是人。

 

如果他们利用自己的公众形象和知名度影响,利令智昏,巧取豪夺,然后再去纸醉金迷,声色犬马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些利用自己的公众形象和知名度影响,利令智昏,巧取豪夺,然后再去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者们,亦可以理解为在谋求生存或谋求另类的生活方式过程中,违背了社会所公认的道德规范,采用了不正当的方式或手段(比如利用社会给予他们的平台产生的影响),使他们的人性从善转化为恶!用北京人的一句话说,就是人性坏了!呵呵

 

 
公众人物的两面性您可以理解吗最多可选5项
发起时间:2010-08-02 17:00    截止时间:2010-10-02 17: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