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听《捉迷藏》,唱《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正确运用XXX X0 和XXXX
X0 节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游戏法、练习法、对比法、合作交流式……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以及有关与游戏有关的歌谣。如:歌曲《找朋友》、《跳绳》等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倾听音乐、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找朋友》录音,并主动邀请个别学生到讲台与老师游戏,引导全体学生在“左邻右舍”找朋友。(场地有限,就地取材)
二、聆听
对比欣赏《捉迷藏》和《骑竹马》两首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绪。
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什么乐器在演奏?……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学会发现,感受作品中不同的游戏情景、不同的音乐情绪,分辨相同的乐器音色,结合插图选择乐曲表现内容,并选择加入曲名。
三、练习节奏
X X
XX X
XX XX X -
XXX X0 和XXXX
X0
四、歌曲教学
(1) 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风格,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 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拍手感受。
(3) 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
些。
(4)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用时纠正错误。
(5) 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五、课堂游戏
1、教师口述游戏规则: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每组请一个同学担任“找”的任务。
游戏开始全体唱歌,互相串座位“躲起来”,让一个同学“蒙”上眼睛。歌声结束,全组同学加两声“哦”用高位置喊出。只有熟悉同学们的声音,找到“藏起来”的每一个组,游戏才结束。然后换组进行。
2、学生也可编创游戏,共同商议游戏的方法,使大家在创编中活动起来。
六、小结
躲猫猫的游戏好玩吗?教师里的地方太小了,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玩一玩吧!再次播放《躲猫猫》音乐,孩子们随音乐跑出教室。
教学反思:
学会歌曲是为了玩游戏,但单纯地玩游戏又缺乏音乐课的魅力。我安排了1个游戏——通过猜音色,让小朋友请出躲起来的乐器,安排了三个环节来进行,分别请出沙球、三角铁,小朋友用自己的手、脚发出的声音,加入我们的歌声。目的就是给歌曲伴奏,但通过这种游戏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乐在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