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班,在20年前是一个美好的梦想。那个时候媒介上经常宣传,让中国人实现家庭汽车的梦想。多少年来,人们都为此努力着,在远郊买房,在城里上班,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然后就悲剧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开车上班成了一桩极其不合算的事情。没实现私车梦的人,想实现不容易,摇号太难,买带牌旧车太贵。已经实现梦想的人,面临着高油价、高停车费、限行措施。有人算计,按照现在的价钱,白领们的工资,三分之一强要用在车上。如果还有房贷,日子的确没法过了。再要有个孩子呢?呸,你想开车还想要孩子啊?
而现在这个价钱,据说还远远不是终点。所以,“中国人的汽车梦”在做了20年后,该醒了,考虑放弃开车上班的时候到了。
可是,房子已经买在郊区了,再卖再买也受限制,怎么办?坐城铁公交啊。限行那天能坐,不限行的日子也该能坐。既环保又省钱还为城市做贡献。不要怕拥挤,拥挤得多了,堵车就可能少,公交就可能开得快一些。我们国家既不拥挤又不堵车的大城市是不存在的,那是别的地方。
现在天气正逐渐暖和起来,公车城铁一挤,咸猪手就多了。犯罪专家都说过,气温每上升一度,那啥的犯罪率就上升一个百分点。所以呢,妹子们就不要穿暴露装挤车了,实在要穿,也要穿扣子解起来非常麻烦的那种内衣,实在没有那种内衣,也得搞个隐形胸贴,书包里常备防狼工具,当然不能是菜刀,不雅观,安检也过不了。没有办法,原来开车的人都冲上公交车地铁了,要知道,这些人闲散惯了,不摸方向盘,手没地方放。
实在没辙必须开车怎么办?出个主意,每次加油只加50元、100元的,够用就行,以实际行动增加垄断企业的库存压力。这个办法未必管用,但大家要是都做了,会省油,会让我国的能源战略储备得到保护,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发改委说要控制石油消费,美国人他们控制不了,公务车又不是特想控制,那么就控制上班族呗。咱们得配合一下,零打碎敲地买,咱们不嫌麻烦。
只是有一个难题不能解决,就是“上班容易下班难”。上班起早点,或者干脆就忍耐拥挤,总之还能到达目的地,下班呢?城铁公交的确便宜,就是收车太早。很多晚上10点多就没车了,最晚的也就能撑到11点多。这要是老板开个会、被迫加个班,还真回不来了。再加上有点应酬、谈个恋爱、看个电影演出什么的,回不来的几率大增。几十公里的路,打车贵死,也不环保,不符合发改委的期望,总不能走着回家吧?牺牲夜生活,让城市晚上消停下来,恢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恐怕也不太可能。你愿意,老板们也未必愿意。
实际困难就在这儿,这就需要管理公共交通的部门想想办法了。生活要回到20年前,城市却回不到20年前,那么,就应该延长公共交通系统的营运时间,做不到24小时全运营,至少该坚持到夜里两点。不要担心成本问题,晚上11点以后,完全可以延长发车间隔,提高一些票价,真正做到政府负担一点、公司负担一点、个人负担一点。这么一来,没准难以推行的错峰上下班都有可能实现呢。
当然,还有安全问题。半夜三更回郊区,不开车了,那可是犯罪嫌疑人们大展身手的时候。所以别怕沉,还得带个家伙。有空多锻炼,学学武术空手道,实在不行练练跑步也成,打不过可以跑,咱们跑死他们丫那帮坏人。
放弃开车上班,影响的不仅是每个算计着过日子的上班族,更应该是把涨价视为包治百病万能灵丹妙药的人。你们丫一句号召不能解决问题,一定得广开思路创造条件。路灯不亮的地方都弄亮了,不通公交的小区都通上。多出的成本从哪儿出啊?你不是提高停车费了吗?多收那么多钱喂猪啊?肯定不行,那就花在该花的地方呗。公众正如你期待,逐渐增加对公交系统的依赖,你得好好分配一下资源,别一副根本靠不住的样子。
不过这点真的希望不大。俗话说,什么靠得住,什么会上树。
呃,对了,据说涨价以后,有些停车场没人停车了,空着也挺可惜的。建议一到夜里,搭上简易帐篷和行军床,供不开车又实在来不及回家的人睡觉,一小时10块钱,开住宿发票。这些帐篷啊床啊可以整租给大伙,派城管守着,鸡一叫准时拆除,既节约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又能打压房价,还防震抗震,真是一举多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