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人有耐性

(2008-03-26 21:54:43)
标签:

旅游

分类: 猫村闲聊
 

 

山西人有耐性

无数人站在我这个地方,拍下这尊佛像.没错,这就是云冈内大佛.


小王八蛋刘子业在南京胡天胡地的时候,北方魏国的皇帝正在组织庞大的工程。他们在大同云冈凿石窟,雕佛塔,刻巨佛,苦心经营几十年,终于造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云冈石窟。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不是简单地在山上一刻就完了,而是凿洞,洞套洞,洞连洞,仿佛把山体镂空,然后在里面精雕细琢.金的彩的,坐的站的,单人的双人的,巨大的微小的......据说一公里长的山体上,一共有五万多尊.


我发现山西人对石头、对山,有着与众不同的耐心。他们是这么热衷用石头和山做文章,上瘾了一样。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换到龙门造石窟去了,于是云冈石窟的官方营造结束了。但当地老百姓的瘾头并没有过完,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自己出钱,继续着云冈的石窟工程,当时大规模的民间兴建又持续了二十多年,据说云冈石窟到了清朝还有人在建……1600年来留下的精美痕迹,充斥着多少山西人的热情啊。

山西人有耐性

驶入大山,左边是北岳恒山,右边是悬空寺所在的翠屏山.

 

山西人有耐性

悬空寺,估计也只有山西人想得出这么造一座寺院.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恒山上的几个石刻.

 

山西人有耐性

道观的台阶,一共103级,差点把我给爬废了.

 

山西人有耐性

路边这些不是窑洞,而是专门用来防止山体滑坡的.

 

山西人有耐性

山上密密麻麻的斑点,实际上是石头垒起的小坝,每个坝上都有一棵树.


历朝历代,山西人用这种热情造出了悬空寺,雕刻了恒山上的大量石刻,然后……还兴建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梯田。
走在路上,我看见对面的山上有规律地排列着白色的斑点。问司机,他说这是人们垒的树坑,为的是种下树的地方,能存下雨水。我不知道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成本,我知道其他地方在山上种树,很少有人这么干。我小时候在北京,被组织到密云种树,现在我们种的树早就没了,那个山头已经盖上庙,成了鬼城旅游点。
了解了山西人对石头这样用功,那么看到他们用石头在山体上垒出广告,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牌了吧。

山西人有耐性

 

山西人有耐性

山上用石头垒出来的广告,牛吧?估计世界上再没这么大个广告了.

 

山西人有耐性

所谓的窑洞村,因为搭救游客而出名.

 

山西人有耐性

路上拍摄的古代烽火楼.


在司机的指引下,我还看到一整个村子都凿山而建,好像全是窑洞。其实是拿土垒的房子.这个村子里的人心好,前几年一辆日本游客的汽车翻到山沟里,村子里的人自发救援。后来被救出的日本游客特意回来,给这村子立了块碑。
耐心也不仅仅是体现在石头上,我的那位司机开车也慢悠悠的,即使在道路宽广、车辆很少的时候,也绝对不会超过60公里时速。问他根由,他说,这条路上埋伏着不少警车,都带着摄像头,谁要是超速就会被拍下来。他说,并不是他不想开快,而是不敢,他都习惯了。
我这才知道,有耐心的不是司机,而是警察。道路上的确有限速70公里的牌子,但这样的牌子太少了,很容易被忘记。而摄像头的警示牌就根本别想找到。我不由得有点后怕,万一是我自己开车来的,不知道这里面的机关,等回到北京,说不准会收到山西的罚单呢,那有多冤?其实从根本上说,这么做倒真是影响了大同的形象,毕竟,警察不应该专门冲着罚款来是不?目的是控制车速。所以,限速要合理,摄头要有标志,这是最起码的。
我当时就庆幸,幸亏我不是开车来的。

山西人有耐性路边警车,让我反偷拍了.

 

山西人有耐性

很漂亮的景色,竟然是杨树.

 

山西人有耐性

浑源县的古代"烈士纪念塔",碑上写的是纪念"穆岳".我问司机穆岳是谁,他说:"穆桂英和岳飞啊."我倒.


车到浑源县,司机特意拉我去一家“姐姐凉粉”,吃当地的特产凉粉。这凉粉是一大块,切成小块,拌上调料,最有趣的是要撒上大把的炸蚕豆。要我看,这炸蚕豆花的功夫,比做凉粉少不到哪去,蚕豆上面还要有辣椒面,金黄的缀着红,把小吃衬托得精致了。

山西人有耐性大同城里一段古城墙.

 

山西人有耐性浑源的凉粉.由于过于激动,给拍虚了,很多蚕豆啊.

 

山西人有耐性炒什么鱼儿,一种面食.

 

山西人有耐性这就是麻子.
晚上,是去吃著名的刀削面。刀削面我们食堂也有,可他们往那上面浇的都是什么啊?茄子,辣椒,什么便宜上什么,还收10块钱。我特意问司机,本地人去哪个饭馆吃?他立刻把我拉到了“东方刀削面”,全肉的4块2,鸡蛋和豆腐干另算。卖面的小姑娘左手托碗,右手拿勺,勺子在锅里一抖,一个卤蛋“啪”地凌空飞到碗中。
可惜我的相机没电了,遗憾没拍下来。
顾客里,也有一漂亮小妞儿,坐我对面,是个80后,穿一趿拉板儿,没穿袜子。她把面放桌上,开始往里加醋、辣椒等等各色各样的调料,动作幅度很大,夸张优美,如同玩杂耍一样,把我给看傻了。吃到这份儿上,这面算吃出水平来了。
最后一件体现山西人民耐性的东西,是“麻子”。我临上火车的时候,逛到一家店里,问这里有什么特产。店主介绍了这个叫“麻子”的零食,说是平时没事嗑着吃的,相当于瓜子。当然,它还不是瓜子,这东西比绿豆还小一号,不知道嗑完一袋,需要多长的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