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猫村闲聊 |
我不赞成政府出面搞无车日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这个日子在几年前就传入我国,由民间的环保组织倡议,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今年的无车日却有所不同,据说是由建设部出面,号召大家参加。从年初张罗这件事情,到现在国内好像已经有108个城市承诺加入。比如北京,就会划出一定的区域来,到时候不让私家车开进去。
还好,今年的那一天是周末,幸亏不是周一。
但我查了一下,那一天是双日子,还是周六,估计有不少人定了那天结婚,到时候出不了门怎么办?
还有,那一天女足世界杯在天津和成都有两场四分之一决赛,会不会影响上座率?
…………
我一点都不反对环保,前几天单双号的时候我就不会在双日子把自己的单号车开出去,我的车在双日子老实停着,火都没打。但是,我并不喜欢日常生活的节奏被打乱,尤其是被突如其来的、有行政参与性质的事情被打乱。我估计大多数人也不喜欢,因为每个人的每一天,都会有自己的安排。有无车日,也有无烟日,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纪念日什么的,要是谁都来行政性地管一管,那这日子我们还过不过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交了养路费了,我也打算交车船使用税,尽管它涨价了我心里不乐意,但我还是决定服从管理去交。从法律角度上来说,我爱哪天开车去哪都是合法的,那么我凭什么被要求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不能把车开到某地去呢?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有这个权利,而所谓有关部门,则没有行政限制的逻辑。
也许,在限制汽车上路的日子里,我们的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肯定会好转。但我想问,这样人为地去增加空气质量良好的日子,有意义么?为什么我们的政府部门,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查、改善交通设施上,减少城市堵车,优化城市规划,或者多种些树,靠这些去改善空气质量呢?也许行政参与什么无车日,是因为对主动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堵车没什么信心了,只有靠这一手来获得好空气——但愿这是我想多了。
已经有一些城市在无车日开了些小口子。比如北京,好像因工作什么的需要进入禁区的车辆,可以提前申请车证。还有上海,说是婚车可以放行。那么我开车去参加婚礼,跟在婚车车队后面,我是算婚车还是不算婚车呢?既然是政府出面号召,并设定了规矩,那么又搞网开一面,一是增加了成本,二是甄别很难,这样就会又弄出特权来,伤害政府权威,哪怕这特权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小时。
所以,这样的事情,政府根本就没必要跳到前台来。这样的日子,唱主角的不该是城市的市长们,而应该是民间的环保组织以及汽车组织。以前效果不好是因为宣传得不够,政府完全可以在宣传上予以支持。我要是知道这个活动是环保组织干的,我会十分乐意合作。我可以不开车,我甚至可以劝我的朋友别开车了——前提是,我自由开车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可现在,我觉得这件事情全变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