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猫村闲聊 |
下巴上扬,瞧某些女人那点酸作派
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不应该模式化。比如吧,我拿到一个青春女作家的介绍,仔细看这闺女的生平,看着看着就有点烦。
这孩子长得不能算漂亮,所以打小就不是一淑女,自己说常和男孩子上树下河,打架斗殴。当然,父母是离婚的,于是跟着妈妈过,有一个慈祥的姥姥,但前不久过世了,很悲伤,可是没有办法。上大学的时候,别人都追着北大清华报,自己却一定要学艺术。然后呢,就进了个不太出名的学校,学了一半觉得百无聊赖,退学。再往后,告别家长,独自到大城市打拼,刚开始比较惨,当保姆做外卖,销保险推楼盘,接着就觉得这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毅然决然从零开始,到报社当记者跑街,跳了N次槽,终遇贵人相助,短短一年半载,成为时尚杂志女主编,从此著酸文画小画,不用坐班并有机会云游四方,去过英国法国意大利,走过埃及苏丹土耳其,至于大马泰国澳洲香港,更是常来常往跟串门一样。养成清高冷峻性情,过上孤芳自赏生活,衣食不愁遭人羡慕,白天睡懒觉,傍晚出入会所,夜里读书著文——至于爱情,基本随缘,也就是说,告诉大伙我单着呢,但你别想。
这种孩子还有些特征,爱在博客上贴自己巡行世界的照片并发点小感想,背后粉丝无数。喜欢和三星级以上名人合影并沾沾自喜。说话不纯粹,经常夹杂散装英语,高级点的还有法语。反正好事都让自己赶上了,那是因为自己特独立,而且“我妈妈基本听我的”。
这样的文章,老实说我看得挺多的,刚开始觉得新鲜,觉得这孩子不容易啊真是女中豪杰。后来看着看着就犯晕了,怎么都一样啊?再后来研究细节,不上班就过上好日子,自由自在想去哪儿去哪儿,这不是我的理想吗?可我怎么就没实现呢?再后来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我不是女的,我也没当上时尚杂志主编。
你看,一推敲就觉得俗了,因为这人生轨迹,没有借鉴意义。您碰巧到了那个杂志,碰巧有贵人相助,碰巧有人纵容不上班拿高薪,那您这儿有什么好标榜的呢?又有什么资格显摆,并且就此真的瞧不上其他的一般人儿了呢?依着我看,这就是一女寄生虫,还不是漂亮的那种。
所以我开始怀疑这类女人背后的一切。比如,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在有意培养出这么一个女人阶层(好像有个词儿叫“知性女人”)?比如,这世界上也许真有免费的午餐?还比如,知性女人们是不是都爱打肿脸充胖子?我可真不是嫉妒,就是觉得有点不合逻辑。
没人跟我解释,也不会有人解释。可我觉得这样有点不踏实。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再到CBD的楼群里,或者到新浪的博客上搜搜,那就会发现,这样的女人是有人学的。一群一群的女孩下巴上扬,对人爱答不理的,不就是跟了个旅行团出国吗?又不是真跟人家三毛似的,真正在国外生活,有必要嘛。
不是每个人的运气都那么好。大多数这么操练出来的女孩,不仅不能出书致富,反而容易陷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在这个不算真实的模子里套出来的生活,只是表面光鲜。就像要嫁人,总不能先考虑对方的名气,再考虑对方的品性吧?可也奇了,还真有真么一帮孩子这么想。
说那么多,就一个意思,女人年轻,要能飞得起来,也能落得了地。光学作派没大用,女榜样们拿出来示人的,总是得意的一面,至于不得意,人家不说,就算说了大家也学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