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算知道啥叫不靠谱了

(2007-04-16 19:24:00)
分类: 猫村闲聊

泥瓦匠老猫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在搬进新居之后听从了物业的建议。他们说,房间窗户是铝合金的,挡雨不遮风,春天一到满屋子都是灰尘。“你要是不想弄得哪儿都是灰,那就换塑钢窗。没办法,这个房价就只能提供这种窗子。”
我咬牙,狠心,在预算中追加巨款,真的把窗子改成塑钢的了。看着阳光透过落地玻璃倾泻下来,那感觉别提有多美了。
我的愉快心情一直持续到雨季到来。那天天降雷阵雨,我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突然觉得有什么动静。坐起来一瞧,从楼梯上正滴答滴答地往下流水呢,二楼肯定是哪儿漏了。赶紧穿上拖鞋下地,就觉得脚下湿,一楼的窗户也漏了,那水得淌着走。这一晚上我别的没干,就一楼二楼擦地穷忙活,累得一身大汗,拧墩布拧得两臂酸麻,最后还是无奈地发现,墙壁上已经不可逆转地留下了水印道子。
水是从塑钢窗和水泥的缝隙间流进来的。当时装窗户的时候,工人们在缝隙里打了发泡胶,没成想风吹日晒,这密封措施失了效,雨水无孔不入。一遇天变,我家就成泽国。北京没有谁比我更害怕下雨了,尤其是那种来势迅猛的雷阵雨。不管雨来的时候我在哪儿,都会忧心忡忡,有世界末日洪水到来的感觉。
为此我也没少想办法,比如请装修工人回来,腰上系着绳子坠出窗外重新抹水泥,或者重新打胶。可这些办法都是只管一时,好上个一年半载,到了第二年依然如故。后来工人也烦了,不再搭理我,叫物业来帮着想办法,人家说,这你还得找那些安塑钢窗的。
我们小区门口,有不少加工塑钢窗的小店。有天我真的去找人了,那是一个小胡子,跟着我回家,在窗前转了一圈,若有所思。我就特不解地看着他,心说这不会是多大的难题吧?没想到他说出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他居然说:“你这窗户完了,得换新的。”接着,他就把他的工程报价和名片给了我,“当然,你原来这些窗户,我们可以作价回收的。”
我迅速地把他的话变成数学题折算了一遍,这意味着我将为此支出一万多块钱。
“而且,你不能做这么大的落地玻璃。”他继续着自己的思路,用手在窗子前比画着,“应该在这里砌一堵墙,在墙上安装那种对开门式的窗子,这样,水就绝对漏不进来了。”
话说到这儿,就是傻子也能听出来有多么的不靠谱,落地窗阳光室可是这种户型的特色。我要是砌上一堵墙,那在全院可就落下话把儿了。我问:“您不是郭德纲的徒弟吧?”
把这位爷打发走以后,我换了一家小店,再请一位师傅。这位是个瘦高的汉子,一瞧就是内行,只看了一眼,就作出了结论:“发泡胶怎么行?得用玻璃胶。玻璃胶才是密封最严的。”我赶紧问:“那您能帮我打上玻璃胶吗?”他胸有成竹地点头:“工钱一百,胶水一瓶25,大概得来上30瓶吧。”
这又是将近八百块了。我有点不甘心,决定亲自去建材市场侦察,看看这个管用的玻璃胶到底多少钱一瓶。结果不出所料,便宜的7块钱,贵的11块钱。
我站在那儿琢磨,是不是跟人家再还还价,柜台里的人就开口了:“您要那么多玻璃胶沾什么啊?大工程?”
我把我的大窗子又跟他讲了一遍。他就乐:“别听他们忽悠你了,这事儿打胶哪管用啊,得用这种防水速干水泥。”接着他就拎出来一口袋,就像超市里的小袋面粉,“这东西见缝塞缝,见孔堵孔。你回去拿水一和,自己就糊上了,肯定没事了。”
我大喜过望,问价格,普通的9块钱一袋5公斤,精品的25块钱7公斤。我这人讲究,买了精品的。
就这样,我回家,靠着自己小时候和泥的经验,干了两个半天,终于把两层楼漏水的窗子缝隙给糊了个严实。老实说,偶尔干干泥瓦匠也不错,瞬间还有雕塑家的错觉。
这件事情的经验如下:一,做塑钢窗的,基本不了解塑钢窗;二,自己动手能节约上万的资金。至于这新型水泥管不管事儿,其实我也惴惴的没底。我看报纸上说,今年夏天雨水可能特别多。我新养成的习惯是:经常站在窗子前远眺天边,然后瞥一眼自己糊的水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收拾不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