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猫村闲聊 |
真拧
每个人,都有点莫名其妙的固执,没有理由,没有目的,这就是拧。
比如说我们家附近有家小饭馆,每天中午一点半,靠窗的几个桌子都要腾出来,就算是客人想坐也不成,因为服务员要吃午饭了。“服务员也是人,也是要吃饭的。”他们的领班这样解释。其他饭馆的服务员都是等饭点彻底过去才吃饭的,可这家却要在用餐高峰的尾巴上吃饭。这也罢了,关键是,他们要占最好的几张桌子,就让人想不通了。这就是拧。
我以前也属于比较拧的那种,有时候特别较劲。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坐公共汽车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数路边高楼的窗户,一五一十,十五二十……甚至还用上了乘法,上班的时候数清楚楼有多少层高,下班的时候再数一层有多少窗户,然后一乘。最严重的时候还把它当个重要的事情惦记着。后来开车了,才丢掉了这个习惯。开车的时候数窗户,是要出人命的。
不过有时候拧一点是有好处的。去年夏天下很大的雷阵雨,我回家一看,雨水从落地窗的下面漏进了屋子里,把我放在木地板上的书啊、毯子啊全泡了,我那叫一个心疼。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总算是给收拾干净了,就开始琢磨找人来修窗子。我对装修是外行,但我能看明白,那是因为安装窗子时打的胶失效了,找个行家来重新打遍防水胶就行。可是,我该去找谁呢?找物业,人家说得找安窗户的人修;找装修公司?好几年过去了,那家公司也不知道还在不在;我就去找那些专门做塑钢门窗的人,可人家都嫌活小,含含糊糊地不愿意来。
眼看一年就要过去,雨季又要到来,我是真急了。那天在小区门口看见有人立着招牌,说专业修理门窗,我就把人请回了家。那是个小个子,在我的窗子前仔细端详一番后,肯定地说:“这个已经修不了了,因为雨水已经把窗子下面的水泥泡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拆掉,重新安装窗户。”按照他的建议,我不仅要重新做窗户,还要在窗子下边砌起小腿那么高的一堵墙。更严重的是,他认定推拉窗是雨水渗入的罪魁祸首。“要是还做推拉的话,早晚还得漏。你必须把窗子做成往里拉拽有合页的那种。”
我被他说得几乎绝望了,但关键时刻我的拧劲救了我。凭什么啊?要是那样,我的阳光室的空间,就得完全让给窗户了。于是我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小个子的建议,心说,我宁可再被雨水泡一次。
我花了一个星期研究了大量北京新建住宅的窗户样式,也包括我自己住的小区,发现窗户基本都是推拉式的。所以我认定那个修理门窗的家伙是个蒙事儿的。
但到底该找谁来修呢?在和若干装修市场的门窗店铺商量未果后,我还是把主攻方向重新确定在物业公司上。我是这样说的:“我自己家被泡无所谓,但要是水把楼层泡透,渗到楼下去可就糟了。你们好好想想吧。”结果,他们告诉我这是小事一桩,几天之内就能找人帮我解决问题。
看看,坚持是多么重要。拧一点还是有好处的。
但是,要是拧到一块,事情也许就办不成了。还是说回那家饭馆吧,我就为他们的拧劲彻底折服了。被拒绝了在靠窗的桌子边吃饭后,我提出了个小小的要求:能不能给我上两根洗干净的生黄瓜。我挺喜欢吃生黄瓜的,每次去饭馆都要两根。可这回我遇到了麻烦。
服务员很严肃地说:“我们没有生黄瓜这道菜,您可以点一个拍黄瓜。”
我解释说:“我就想吃那种没有调料的黄瓜。”
“那好,我们让厨师光拍,不放作料。”她坚决地说。
“能不能不拍?就把黄瓜直接给我们端上来呢?”我问。
“不行。我们菜谱上没有这道菜。再说黄瓜拍了也不是不能吃了。”服务员特别坚决地拒绝我。
我急了,让她去请示领班。她去了,甚至还很负责地给经理打了电话,但最后还是跟我说:“非常抱歉,经理和领班都说,不行。”
那顿饭我终于没吃上黄瓜。真叫成也是拧,败也是拧。
比如说我们家附近有家小饭馆,每天中午一点半,靠窗的几个桌子都要腾出来,就算是客人想坐也不成,因为服务员要吃午饭了。“服务员也是人,也是要吃饭的。”他们的领班这样解释。其他饭馆的服务员都是等饭点彻底过去才吃饭的,可这家却要在用餐高峰的尾巴上吃饭。这也罢了,关键是,他们要占最好的几张桌子,就让人想不通了。这就是拧。
我以前也属于比较拧的那种,有时候特别较劲。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坐公共汽车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数路边高楼的窗户,一五一十,十五二十……甚至还用上了乘法,上班的时候数清楚楼有多少层高,下班的时候再数一层有多少窗户,然后一乘。最严重的时候还把它当个重要的事情惦记着。后来开车了,才丢掉了这个习惯。开车的时候数窗户,是要出人命的。
不过有时候拧一点是有好处的。去年夏天下很大的雷阵雨,我回家一看,雨水从落地窗的下面漏进了屋子里,把我放在木地板上的书啊、毯子啊全泡了,我那叫一个心疼。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总算是给收拾干净了,就开始琢磨找人来修窗子。我对装修是外行,但我能看明白,那是因为安装窗子时打的胶失效了,找个行家来重新打遍防水胶就行。可是,我该去找谁呢?找物业,人家说得找安窗户的人修;找装修公司?好几年过去了,那家公司也不知道还在不在;我就去找那些专门做塑钢门窗的人,可人家都嫌活小,含含糊糊地不愿意来。
眼看一年就要过去,雨季又要到来,我是真急了。那天在小区门口看见有人立着招牌,说专业修理门窗,我就把人请回了家。那是个小个子,在我的窗子前仔细端详一番后,肯定地说:“这个已经修不了了,因为雨水已经把窗子下面的水泥泡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拆掉,重新安装窗户。”按照他的建议,我不仅要重新做窗户,还要在窗子下边砌起小腿那么高的一堵墙。更严重的是,他认定推拉窗是雨水渗入的罪魁祸首。“要是还做推拉的话,早晚还得漏。你必须把窗子做成往里拉拽有合页的那种。”
我被他说得几乎绝望了,但关键时刻我的拧劲救了我。凭什么啊?要是那样,我的阳光室的空间,就得完全让给窗户了。于是我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小个子的建议,心说,我宁可再被雨水泡一次。
我花了一个星期研究了大量北京新建住宅的窗户样式,也包括我自己住的小区,发现窗户基本都是推拉式的。所以我认定那个修理门窗的家伙是个蒙事儿的。
但到底该找谁来修呢?在和若干装修市场的门窗店铺商量未果后,我还是把主攻方向重新确定在物业公司上。我是这样说的:“我自己家被泡无所谓,但要是水把楼层泡透,渗到楼下去可就糟了。你们好好想想吧。”结果,他们告诉我这是小事一桩,几天之内就能找人帮我解决问题。
看看,坚持是多么重要。拧一点还是有好处的。
但是,要是拧到一块,事情也许就办不成了。还是说回那家饭馆吧,我就为他们的拧劲彻底折服了。被拒绝了在靠窗的桌子边吃饭后,我提出了个小小的要求:能不能给我上两根洗干净的生黄瓜。我挺喜欢吃生黄瓜的,每次去饭馆都要两根。可这回我遇到了麻烦。
服务员很严肃地说:“我们没有生黄瓜这道菜,您可以点一个拍黄瓜。”
我解释说:“我就想吃那种没有调料的黄瓜。”
“那好,我们让厨师光拍,不放作料。”她坚决地说。
“能不能不拍?就把黄瓜直接给我们端上来呢?”我问。
“不行。我们菜谱上没有这道菜。再说黄瓜拍了也不是不能吃了。”服务员特别坚决地拒绝我。
我急了,让她去请示领班。她去了,甚至还很负责地给经理打了电话,但最后还是跟我说:“非常抱歉,经理和领班都说,不行。”
那顿饭我终于没吃上黄瓜。真叫成也是拧,败也是拧。
前一篇:许松鼠之六:摩拳擦掌扎蛤蟆
后一篇:许松鼠之七:要摸摸许松鼠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