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曾经都是鸟(1)

(2006-05-20 15:09:29)
分类: 猫村回忆录
我们曾经都是鸟(1)
夜酒浇透
        十六年前某天,我给一个叫黄燎原的人打电话,说想和他认识认识。他说那就来吧。于是在深夜十一点,我爬上了他家十四楼。那天晚上,我不知道为什么手里有瓶四特酒,掂着酒瓶进了他家,他炒了两个鸡蛋,我们就站在凉台上喝了。
       有一度大家似乎迷上了黄燎原家,走马灯似的往那儿赶,其实去了也没什么正经事,就是吃饭喝酒。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六个人,只有两瓶“雷司令”,本来以为够了,结果是不够,就一趟一趟下楼买,一共买了十二瓶,而且都喝光了。据说我是头一个撑不住的,突然就奔了洗手间,埋头在那里吐。我很担心窘态暴露,还把洗手间的门锁上,这下大家可慌了神,因为我一吐就引起了连锁反应,最严重的是狗子,不仅上吐,而且下泻。那天,黄燎原家损失惨重。
       当时我在报社实习,想给这帮前卫青年写点东西,就正儿八经采访这几个人。但坐在狗子的木版床上,酌着二锅头,居然没话说,觉得这么采访的确是件可笑的事情。憋了半天,狗子说,他其实不爱上大学,他的学纯粹是给爹妈上的。我就把这话写在了报纸上,据说狗子爸看到了,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儿子,就算为你爸上的,你把它上完行吗?”
        还是说那次采访吧,为了给大家拍一张合影,我们到了新街口一小饭馆吃饭。喝完啤酒后,大家沿墙根站成一排,活象要被秋决的犯人,就是这样一张照片,登上了中青报,还获得了好评,因为当时办报纸的人实在不知道年轻人活成什么样子,而我,正好充当了内线。我在文章中把大家描写成有追求的艺术青年,不愿意受传统的束缚,想搞自己的一套,并且为此而痛苦不堪。这群人里面有学习很好的尖子,也有因为旷课或者打架而在学校里惹了麻烦的人,他们能够聚在一起,本身就很奇特。我不知道这篇报道有什么作用,只是黄燎原提过一句:“让我们在学校的日子好过多了。”
        那天在新街口喝完夜酒,我们又骑着自行车,转到北太平庄,又转到五道口。当时说普通话已经不利落了,我们就一律用天津话交流,打卷的舌头舒服了许多。没想到这引起了五道口酒馆老板的误会,他可能认为我们人生地不熟好欺负,结帐的时候多算出四十块钱来。他低估了我们的智商,北大数学系的严文同学只瞄了帐单一眼就发现了破绽,声色俱厉地把人家批评了一顿。等他说完了,天光已经亮了。不过让我们伤心的是,那是最后一次和严文的聚会,不久,他就去世了。
        那个时候年轻,不知道什么叫忌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