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后花园梦想
东方人的概念中,后花园一直是一个隐秘的地方。如果阅读一下中国古代的香艳小说就能发现,私定终身、红杏出墙的故事大多发生在那里。时光倒退三百年,那里简直就是偷窥者、偷情者的天堂。我想,要是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恐怕一生中的大半都会消磨在后花园的月影柳梢之下。
只是现在不同了,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之中,我们几乎不可能有一个花园。开发商能留一块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共绿地,就算得上是仁至义尽,而拥有一片自己的庭院,几乎是奢侈的想法。不过,我在这篇文章里讲的是假设,假设我拥有一个后花园——我希望在那里做些什么?这是一个浪漫主义加物质主义的假设,谁都不知道在未来的岁月中会有的变化。
现在我们就来到那个小筑琳琅、亭台掩映、碧草如茵、泉水响叮咚的地方。我首先想做的是在这里喝下午茶。下午茶是西方人的提法,东方人多半还得加盘围棋。暖洋洋的太阳晒在身上,树上蝉鸣阵阵。我半睡半醒,眯着眼瞧着对方——保底是一个知心朋友,最好是一个红颜知己,脑子里转悠着古怪的念头。又得浮生半日闲,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这个想法是实现不了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下午即便没事,也应该去健身房,几乎全世界的开化地区都这样。喝茶下棋,简直浪费生命。我二十年前就买了一副好围棋,十年前又置了一副好棋盘,可惜的是到如今也没背下来几个基本定式。再看看围棋比赛,都下得血雨腥风的,哪有半点雅致,就更没兴趣了。)
还有呢?像我这么热爱艺术的人,是应该从事些高雅活动的。写“出淤泥而不染”的李渔,当年就在自己的后花园中,和自己的十几个老婆排戏(他对外就是这么说的,实际上顺便也做了很多说不出口的事情)。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搞“先锋实验戏剧”。他一边写本子,老婆们一边演,其乐也融融,难怪我买的那套《李渔全集》中有那么多的剧本。我经常憧憬那个没有电视和DVD的时代,人们有着大量的剩余精力,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把李渔的生活方式列入梦想,就是很正常的了。(这个梦想更不可能实现,除了文明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外,就算你想专心致志搞艺术也不行,因为那些演员们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走穴了,没工夫在你的花园里泡着——人家还想有自己的花园呢。)
我是个热情好客喜欢交际的人,有了后花园,总得请次客吧。我想搞搞烧烤,弄点香槟,和大家一起狂欢到深夜就可以了。我看过一个美国电影,讲一个下岗职工接受了一项任务:他必须在一周之内花掉几千万美元。这小子居然把游泳池里灌满了香槟酒,在酒里游上泳了。我当然不会这么没有想象力,我要搞就搞成“流觞取饮”,让酒杯在小河里漂来漂去,随喝随拿。(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成本,请那么多人吃烧烤得准备多少肉?多少孜然辣椒面?多少碳?要搞小酒杯漂在河里那一套就更贵了,这招数是曹魏时文人想出来的,唐朝的时候变成了现实:“选妓捣觞,幄幕云合,绮罗杂沓,车马骈阗,飘香坠翠,盈满于路。朝士、词人有赋,翌日即流传京师。”这是在当年的长安,后来绍兴兰亭又搞了一个,变成在公园里喝了,这就打了折扣。清朝在中南海搞的“流水音”,顶多也就是个模型而已。)
我是有“老地主”情结的人,有了花园肯定会在那里埋点什么。我看到报纸上说,在西北古都盖个幼儿园,居然在地里挖出两筐五铢钱——我要是埋就决不埋零钱。我可能会埋点以前的情书、照片或者那些拿不出手的作品。总之都是小秘密,留着不合适扔了又舍不得的那种。要是过上几百上千年被人无意中挖出来,那可有趣得紧。考古的最喜欢挖出带字的东西,这我知道。(不过现在城市发得也太快了点,没准几个月后花园就会被拆迁施工队当据点给拔了,要是那样可不妙,心血付诸东流不说,隐私还可能被当成笑话看,真是糟糕至极。)
最后一个梦想,我想在花园的露天里做一次爱。想想看,星空浩淼,空气新鲜,夜深人静,那是多美的一件事情。别说做了,念头一闪都让人心旷神怡。眼见得我已经快老了,再拖下去这个念头就会变得为老不尊很不正经,于是我开始考虑,想找个机会,再找个合适的人……(我曾经到一户有花园的人家去做客,天擦黑的时候,我站在花园里,正遐想呢,不曾想成堆的蚊子扑了上来,咬得我瘙痒难耐。主人则不无得意地跟我介绍:“我们这里物业不错,保安24小时巡逻,谁家有什么异常都能看见……”)
所以我说,光有了后花园是不够的,它离真正想象的生活还差很远很远。后花园本来就是浪漫和物质的结合体。地球人都知道,把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