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情,自古就是一种技术

(2006-02-23 20:54:27)
爱情,自古就是一种技术
文/老猫
两千年前的欧洲古罗马,有一位年轻的诗人叫奥维德,写下了一部“诗歌连续剧”,叫做《恋歌》。说它“连续”,是因为诗人一气写了49篇,花了大约10年时间。说它是“剧”,因为这49篇诗歌记载了诗人追求一位有夫之妇的全过程,如同现在的自曝隐私。在没有电视看的两千年前,估计这些诗歌的功效,等同于现在的《还珠格格》了,所以自然引起了轰动。奥维德也籍此一举成名,被誉为古罗马四大诗人之一。
不过《恋歌》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部言情诗,也不能用叙事诗来概括它,因为它还有着很强的技术性,这是琼瑶阿姨永远无法比拟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教女人如何瞒骗自己的丈夫,好去和诗人偷情。这还不算,诗人接着又写出了三卷《爱经》,专门教授男人猎艳的技巧——如何找地方,如何博取女性的欣赏。浪漫的爱情被剥下绚丽的外衣,露出的是赤裸裸的技术环节。诗人的作品成了抢手货,他又顺应“市场潮流”写出了《爱药》,专门讲述失恋后如何收拾残局(这个时候,他已经被打算整顿社会风气的统治者流放了,可仍旧不知悔改)。接着是《美容》,教女性如何打扮自己,可惜这时诗人死去了,《美容》成了诗人未完成的绝笔。
说这件事,并不是打算说古罗马的风气如何骄奢淫逸,也不是打算说男女对待感情应该持什么态度才算正确,只是想说明,爱情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纯真,毫无功利色彩和目的性。作为一个诗人,奥维德是当时信息的主要传播者,他当然有责任把爱情的真实面目告诉大家。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津津乐道地写了,华丽的辞藻甚至让人感到有些罗嗦。从这点来看,对待感情并不纯真的奥维德,对待自己的事业倒是极端负责的,对待他的读者也很认真。他希望读者在看完他的诗篇后能够如愿以偿,尽管他出的主意,即使在现在看起来还有点“下作”,可他毕竟为了这些,把自己的前途性命都搭了进去。
爱情要不要讲技巧?这是一个很多人回避,但很多人都给肯定回答的问题。人总是有一种本能,在爱情到来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品评比较双方的相貌、学识、出身、家庭环境……当在某方面出现不般配的时候,就要有手段来弥补。不太在乎这些“身外之物”的人,会用夸大优点的方式来掩盖缺点,比如对方“人丑”,会用“心好”来代替。这样的人尽管被舆论赞美,但他们也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了技术手段。可以这么说,没有技术含量的爱情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天衣无缝天造地设的一对。
所以,爱情需要技术,需要谎言、掩饰、忽略和夸张,婚姻也需要经营,需要克制、人为的宽容甚至是忍受。这并非是对爱情有杂念,而是因为要得到或保持爱情,必须要有办法。现在有很多杂志和情感类文章,都在表达着这个主题,甚至比奥维德还直接地传授技巧。可惜的是,这些传授大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太多的人云亦云,太多的虚幻,不像奥维德那么实在,一辈子身教言传。
承认爱情中的技术含量,人会轻松一些,双方都会轻松一些。
有人说,恋爱时考虑过多的物质问题是旧社会旧道德的体现。此话谬矣。因为这些考虑,古代有,现在也有,美国有,中国也有,犯不着回避。
还有人说,奥维德是生长在古罗马那个特殊的环境下,他写的是特殊时代的特殊情境。这又错了。几乎在同一个年代(稍早百十年),中国的赵合德与赵飞燕姐妹正争着向皇帝献媚,而司马相如“拐”走了卓文君。他们的技术含量都不低,而且都被后世传诵。
更有人说,奥维德是用自己的笔法,反讽当时混乱的男女关系。这就更讲不通了。他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也没有那么复杂的心态。他只是太喜欢恋爱了,忍不住用诗歌把爱情的技巧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就像曹雪芹写作,充满了对逝去的繁华生活的依恋与悲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