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寓言“公鸡下酒”

(2022-03-18 23:55:30)
标签:

寓言

公鸡下酒

分类: 散文随笔
读寓言“公鸡下酒”
吴礼明


  老虎王死了,300只鸟兽组成的王家管弦乐团面临解散,因新虎王爱独奏。
  在登基典礼上演奏完“吾王与天地同寿”的圣曲之后,新虎王颁旨曰:
  “乐团解散前,所有演员要在本王面前独奏,不会奏的,将被认定冒领俸禄而被追究。”
  吹竽手公鸡其实只会打鸣,不会吹竽。它被带到虎王面前。
  “吹吧,”虎王说。
  但公鸡拒绝:“陛下,您这是让我自证其罪。”
  当晚虎王宴乐,公鸡被杀了下酒。

  以上是祥师《吴氏寓言》里的《公鸡下酒篇》,读到“公鸡拒绝”处,颇为一震,今愿意为之外解一番。
  老虎王看起来是和稀泥,对于所谓滥竽充数者睁一眼闭一眼,却在相当意义上说明他懂音乐。尤其是管弦乐合奏,需要大小不同程度的音乐人才一起谐和演奏。尽管乐队300号人都可以拉同一调子,显得很有气势,但音乐演奏的门类和种类显然要繁杂得多,也绝对不是仅仅凭借气势夺人这一种。考察音乐人才,有精擅某门器乐,也有只懂得简单的音乐节拍打奏,关键是要懂得乐理,懂得音乐演奏的协和配合,并且要懂得组织一群人来演奏、统合成有节奏有主题和有意义的复杂表达的音乐汇演的效果。新虎王看似精明,看似看出了老王乐队的弊端,却恰恰在这里暴露了他的知识储备的不足,犯了音乐忌讳。此其一。
  其二,新虎王刚刚登上继承的宝座,就急急宣布自己的一套,而将老王一套作废,明显是将老王不放在眼里,这在讲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孝统的中国是不被怎么好接受的。
  其三,那只只会打鸣的公鸡,不会吹竽自在情理之中,但他居然不怎么害怕,甚至公然拒绝了新王要求独奏的要求,显得凛然不可侵犯,将自己与那些怕死的鼠类作了截然的区分,让人眼前一亮。不消说是人王,一般稍稍有点敏感的领导者,都会停下来,弄清了原委再行下一步。而一般什么样的人缺乏敏感性,对于异常情况缺乏警觉意识,也就可想而知了:要么傲慢自大,要么刚愎自用。
  其四,当公鸡说出新王做法是让他“自证其罪”时,实际上悄悄已将问题的矛头引向了新王。如果他公鸡“有罪”,那将置老王于极为尴尬的地位。置办公鸡有罪,等于直接打了老王的脸面。所以在这一点上,公鸡拒绝了“独奏”,显然是深谙这一世道经验,又给人以维护老王的忠贞印象。于是公鸡便在与咄咄逼人的新王的较量中悄悄地站到了道德与法统的制高点。而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公鸡居然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的“骨鲠之臣”。
  其五,然而,这只公鸡居然被杀了。他其实不致于被杀。他可以悄悄地逃走,也可以很听话地按照新王的要求演绎一遍,顶多按“冒领俸禄”被追究。当然,即使不死,活下去可能就难免被人议论和指骂。而现在,以捍卫老王价值观的老臣自居了。他以死,说明了新王的残暴。而这是一个征兆和开头。原先在老王手里的300号人,难道都会吹竽吗?吹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会吹竽呢?这么多人里究竟只要多少人留下来?新王对待老王的“遗产”,怎么处理,怎么安置,既考验智慧,也预示未来。但他一怒之下将那只傲然的公鸡杀了,只说明此王简单、粗暴,往后,将会有多少人会死于刀下,会以何面目被处死,都还是个未知数。他的一怒而杀,让人惊恐不已,惶惶不安。
  其六,新王杀人,不过再次演绎了一遍他的权力很大,可以生杀予夺,可以独断专行,除此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可能还说明: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将来也不会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儿子,老王那里行之有效、深得人心的一大堆老措施将被废置,那么,大面积的普通百姓怎么办,以及怎么生活?不是一个好父亲,那将意味着他不会为未来积累一笔遗产,以传与子嗣后代。而不考虑未来,就将意味着他的行事会不计后果。那么,可以预见的将来就可想而知了。
  《尚书•泰誓》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还是先听听百姓怎么批评、指责,再看看自己有什么问题,能否担得起一国的重任再说吧。至于听音乐,举办宴饮,所谓“流连荒亡”的那一套,可以暂时搁置不问的;而将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件,一件一件地去调查、了解清楚,再一一办理好,才是正经,才是必须。
  (2022.3.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