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日推荐我的一册作文书

(2021-06-08 11:09:22)
标签:

高考日

作文书

议论文

分类: 语文教学
高考日推荐我的一册作文书
吴礼明

  最近几年,一直都在刻意地回避高考、应试、语文与作文等话题,甚至回避一些报刊编辑的找寻。我知道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及时抢发一些新论的时效意义。去年有编辑加微信,没有回应,又托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来请劝,也没有应允。今年考前又有编辑加微,又托了我的一些好友关系,也没有回应。退出,就是彻底地退出。
  说原因,就是失望。失望了,就什么都不去加力。不喜欢成年的考生用学生腔在幼稚地乱发议论,文艺腔地鹦鹉饶舌。对于心智已经成年的青年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自己的真诚、社会站位和翔实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像960年前一位年轻的考生苏轼所做的那样。有百分之零点几的考生能够做到?大部分都做不到,已经无须再多说什么了。
  当然,再说一点。我退出诸如高考语文、作文等话题,不再发论,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以前说得够多了,够清晰了。
  仅我的高考作文小书——《高中议论文审题、立意与题材拓展》(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版),一大片意思还在那里。它前后长跨了40余年并作了总结,对高考作文有4年比较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这些都有专门章节处理;而对未来10年左右的作文走势还是有准确的把脉的。
  但是,在我的作文核心价值追求上,我以为,当前任何一家高考语文课堂都还没有足够的课程框架来予以支撑。更别说世面上所充斥着的一册册资料累积而缺少灵魂指点的作文书了。而三十多年前的语文课堂则有,在语修逻文系统还没有遭到摈弃的时候。转眼卅年过去,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这本高考作文小书,也可以作为杂文和时论来读,一点都没有违和之感。
  不得不说,我在这册小书的写作过程中暗暗地加进了一些元素。这使编辑我这册小书的几位编辑都甚感头痛。在这里要真诚地向他们说声抱歉。尽管编辑们也删除了不少锋锐和犀利的敏感及争议部分,使整体变得平和而雅气多了,但其开合的劲势还在,并不显得那么低眉顺耳。而这,是为我所看中并珍惜的。
  说句私心话,多年前,大约11年前吧,当我想出一册教育杂感也就是教育议论性随笔一类的小书时,结果被一位出版编辑告知“文字的冲撞力并不是很强,……稍微缺少吴非老师那种鞭辟入里的力度”。我自然难与王栋生前辈比力度了。我后来有幸在南京与他见过一面,聆听过他的悠悠然中的一番振聋发聩的高论。他的生活阅历与对人世的深刻的洞察力,也是这个时代罕有匹配的。
  我以为,我的行文风格不在显在的声势,而是优游中有一些渐深的沉力,在说理的充分里滤掉一些躁动之气和锥刺之痛。而这些,这册作文小书是体现得很充分的。这点,真是要感谢参与小书编辑的诸位编辑老师了!这居然与我的很多教育杂感的行文风格是不谋而合啊。
  这册作文小书,能替我说很多话,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读者朋友,打开看看即知。
  (2021-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