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学如何看待中国学生
(2009-01-22 07:13:25)
标签:
美国大学中国学生校园 |
分类: 创业指导与留学规划 |
相信很多人都切身感受或者听说在过去的2008年赴美留学签证通过率形式一片大好,赴美中国留学生人数也创史上新高。而在经济危机中震荡不堪的美国高校亦然决定将2009年招收国际学生的人数提高约8%,很多同学留学美国的梦想已并不遥远。那么美国的各大高校又如何看待和对待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呢?我在此讲讲我在北美的所见所感。
1. 申请学校方面
过往众多的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可以说给美国的高校留下了不同的印象。特别是负责录取的老师和教授在是否录取中国学生方面有不同的印象。大部分的美国教授对于中国学生的态度都是很正面的:塌实、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强等等。遇上这样的教授可以说是申请人的运气之一。但反之,很多中国留学生过往曾有不诚实的行为,例如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等,这都给教授们形成了不好的印象,极其个别的教授们甚至反感招收中国学生。但这些因素在申请阶段很难被考虑到。
很多教授在看中考生英语笔试能力(如GRE和IBT)的同时,更加强调口语沟通能力,因为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是令人称赞的,但说到口语能力则比起同样学习能力出色的印度同学要低一些。所以如何锻炼我们的英语口语,让你和教授们能够随意沟通,是同学们从一开始准备出国留学就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2.学费方面
3.奖学金申请方面
4.学习方面
由于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日渐增多,在美国各学校各专业的课堂内机会都可以看见中国学生的身影。决大多数的高校老师都能给予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充分的尊重。上课时老师一般不会因为有留学生的存在而降低语速,但在私下讨论时,老师一定会耐心和同学们交流,即使口语不好的同学也切记不要因为怕开口而丧失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在以活跃闻名的美国课堂上,Presentation和Discussion将会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老师考察同学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时机。在我接触的众多来北美留学的同学中,几乎都从最初的羞涩和紧张逐渐找到说英语的信心,从而对大大小小的Presentation和Discussion都应对自如。但也有很多同学反映说到,当台下坐的都是美国同学的时候,当之前上讲台的同学都用纯正的英语向台下做汇报的时候,一位中国学生再站上去用充满了口音的蹩脚英语发话将会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在此我想说的是,即使你觉得自己的口语再差,但只要掌握自己要表达句子的所有词汇,那么其他人一定会明白你的发言。起初到了国外的同学们应该尽量掌握更多生活中常用以及学术上必要的词汇,那么你的英语将会飞速提高,而语音问题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向“纯正”的方向进发。反之,有些性格活跃口语又较好的的中国同学在课堂上表现的十分突出,这也是好的,因为美国的课堂自由而且活泼。但即使是这样,在课堂上太随意和抢眼的举动也是不受欢迎的,建议同学们不要抱着突出自己和炫耀的目的去上课,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在国际学者的眼中也有着不同的形象。有的老师会在上课时宣称中国将会是未来世界的超级大国,这常会令在坐的中国同学洋溢着喜悦。但同时一些外国教授依然对中国抱以“terrible”的形象,甚至会在课堂上公然抨击中国的政策和现状。这当然或多或少的伤了咱们中国学生的心。在这个时候,同学们也是可以勇于据理力争的。因为即使一个学术界的泰斗也不一定亲自到过中国,也不一定真正了解中国,他们的论调很大程度上受西方媒体的影响。总的来说,我接触过的众多留学北美的同学对于西方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气氛都是称赞有嘉的,过去歧视中国学生的情况也罕有发生。
5.找工作方面
从理论上来说,学校都是希望本校的毕业生能找到好工作。以F-1学生签证身份去美国学习的同学虽然理论在学习期间是不允许打工找工作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来美读书的同学在读书期间也能找到不错的兼职。其一可以是在学校工作,我们称为on
campus job,它包括了TA,RA,GA等等一系列在校内打的工。还有一类工作我们称之为off campus
job,它包括平时上课期间的兼职和假期的全职工作,但要拿到这种工作的资格必须要求学院出具证明此份工作和学生的学业或研究有关。举例来说,一个读计算机的中国研究生,他是不具备读书期间在美国工作的资格,但如果该生能在摩托罗拉找到一份和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那么通过很简单的申请和系上老师的推荐就可以合法工作或者实习。在这一方面,学校是绝对乐意帮助留学生的。但是很残酷的问题就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美国,到底还有多少工作职位的空间留给国际学生?毫无疑问,未来几年美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怎样让已经失业的美国人重新找回工作,而留学生期盼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签证一定会有一个异常艰难的时期。不过,从我经历过的911阶段,中国学生留在美国的人数那时也是绝大多数,所以我认为不要悲观失望,毕竟留学结束的时候可能已经是经济的高点,工作很容易找的。
出处:杨晔的博客 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