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从悲观走向乐观,就能使你的一生发生改观,从而获得成功。因为乐观能帮助你变得更幸福,更健康,并且更能获得成功;而悲观,只能导致你绝望,患上疾病并走向失败,这与心情沮丧、孤独寂寞和羞怯畏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公司的营业人员中,思想乐观的推销量,比思想悲观的高出许多。当事情出了差错时,悲观者倾向于责备自己。“我不善于干这个,”并说,“我总是会失败。”而乐观者则去寻找出差错的漏洞。他甚至会埋怨:“全怪那个顾客正巧心情不好。”若是事情很顺利,乐观者就归功于自己,而悲观者却把成功视为侥幸。
国外有位老师,曾经让一批学生打电话给陌生人,让他们为红十字会献血。当他们打了一两次电话而毫无结果的时候,悲观的学生就说:“我干不了这事。”乐观的学生则说:“我要换个法儿去试试。”那位老师认为:“如果感到失望,那他就不会去掌握获得成功所必须的技能。”
事实上,自我感觉的控制,是成功的试金石。乐观者感觉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事情不妙,他便迅速采取行动,寻找措施,拟定一个新的行动计划,并且博采众家之见。悲观者则觉得自己处处受命运的捉弄,因而迟迟不肯行动,他认定了自己无计可施,因此也不向他人求教。
大多数人都是兼有乐观和悲观的心理。但不是倾向于这一方就倒向另一方。这是一种“在母亲的膝下”学到的思想模式。它是从千百次的警告或鼓励,千百次的责备或表扬之中发展起来的。太多的“不可以”和危险警告,会让儿童觉得自己无能、恐惧,最终走向悲观。
悲观是一种不易更改的习性——但这不是绝对的。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卡罗尔.德维克医生曾为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她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解释方式,从“我是个笨蛋”改为“我没有用功读书”。结果,这些学生的学年考试成绩都有了长进。
如果能让病人变得乐观些,或许能延长他们的生命。
所以,积极的思想能给你带来积极的行动和反应。无数事实与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只有你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点什么,你才有可能得到它。
因此,亲爱的网友们,愿你们人人都怀有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因为它是成功的关键!
出处:白沙的博客2007-04-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