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是靠岸还是靠边?学子初涉职场要寻找平衡点

(2008-01-27 07:27:51)
标签:

理想

职场

平衡点

校园

分类: 求职策略(简历与面试等)
 时下,2008届毕业生站在了就业的边缘,许多应届毕业生加入找工的庞大队伍,只为寻觅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工作,是否与理想并驾齐驱?还是背道而驰?
 

  理想靠岸:是幸福,更是幸运

 

  小尹是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年初在家乡的一场招聘会上,她已经成功应聘了一家学校,签了约,准备毕业后就回东莞当语文教师。现在无后顾之忧的她正专心准备着毕业论文。

 

  小尹对记者说,当初选择师范专业,就是想当一名教师的,觉得十分欣喜。小尹确实有理由欣喜,找到工作,也让理想靠岸,这在许多毕业生眼里是一种幸福。但对于更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理想与现实有着剧烈的摩擦,许多人无奈地“先就业再说”。

 

  理想靠边:戒掉理想,妥协现实

 

  同样是惠大中文系的大四学生,阿琴学的是广电新闻专业。“选这个专业后还是踌躇满志的,希望能进媒体做一名记者,呵呵。”

 

  阿琴如今已经在一家网站工作了几个月,负责信息编辑。“眼看快毕业了,最主要是找一份工作锻炼社会工作经验,只好告诉自己工作的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她语有无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就业大军里,阿琴这样的妥协现实者不在少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毕业生往往选择了一些只与专业擦边,甚至完全无关的工作,为了就业,无奈“戒”掉了理想。

 

  理想与现实,寻找平衡点

 

  “我们还是鼓励学生,要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惠州学院学生处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谈起在指导毕业生就业的经验时说,理想与现实的摩擦是毕业生普遍会面对的矛盾。虽然外界总普遍鼓励“先就业,后择业”,引导毕业生积极地面对现实,但这也不可一概而论。

 

  指导老师补充道,毕竟,初涉职场的经历对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弥足珍贵,甚至会影响长远职业心理的稳定性与成熟度。“先就业后择业”的前提,还应该是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在学术水平、个性特点、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素质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并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科学、长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理想兴趣,从大形势出发作出的明智选择,而不该将眼光仅仅局限于眼前。 (记者 黎秀敏 见习记者 陈伊菲)

 

2008年01月25日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