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1.5、有些事情是一定要你自己做的!

(2007-11-02 07:01:32)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校园生活

自救

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

毕业生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文/王兴权(本论坛专家)
 

自从开博之后,经常收到大学生的求助,但很多问题都属于基础常识,诸如“人力资源专业学习什么、毕业后可以做什么工作、金融行业的发展怎样、全国的就业率怎样”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只要baidu一下就可以找到答案,由此感慨,中国的学生多倾向于得到固定的答案,而且特希望有别人提供现成的答案,而自己则吝于付出时间与精力去探索。反问一下,你自己都不去付出,作为外人的我又为什么要付出呢?

 

还有同学问属于个人选择层面的问题,诸如“我是选择北京还是广州、我是从事市场还是管理、帮我确定一个目标”等问题,当然不是说不能问这些问题,如果对其的信息不是很了解,当然可以一起探讨,但是,他的侧重却是你就告诉我答案,要知道这些都是属于个人偏好的问题,旁人是无法代替做选择的,因为我认为这个好你未必也觉得好,即使你也同意但未必适合你。一句话,他提问之前没有经过大脑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由此,感觉到现在很多学生的依赖性太强了,一点辛苦都不想付出,就知道直接要答案,可能是习惯了被左右、被支配的成长历程,习惯了“我只管走路,你告诉我方向”,殊不知,有些事情是务必要自己做的,有些选择是务必要自己做选择和决定的,因为,你的人生你做主,你的人生你负责。

 

记得,少年时的小哥决定退学不读书时,全家上下都劝他继续读书,但他一已绝,任凭谁劝也无用,最后父母同时问了一句“如果不上学,日后你可别怨我们”,小哥信誓旦旦地承诺了,“以后不管怎样,我谁也不怨”,到现在,他知道后悔了,但是也只能自食苦果。当然了,他那时太小不懂事,一意孤行,其实,如果当时真的逼他去读书,那他现在决定大不同,可惜,人生没有回程票。

 

其实,我就要传递一个道理:自作自受。人生是一次性的,太重要了,除了你自己谁也负担不起责任,无论人生好坏,都是你在承受,他人可以帮助、左右,但不能代替,尤其是一些重大选择,否则一旦失误,责任就责无旁贷地转嫁到了他人,而他人也深知选择与决定的重要性,往往只是提建议,而不是做决定。

 

由“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命题出发,得出有些事情要自己做,有些选择要自己做,有些决定要自己做。这就是我一直倡导的人生“自救”观点。自救,说白了就是你自己要对自己负起最大责任、投入最大努力,然后收益最大收获。无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遇到什么问题,你都要躬身自问一句:此事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如果是自己,那么你自己为此做了什么?有没有全力以赴?失败往往是因为准备不充分,那么你到底为此准备了多少?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尽全力,那么你就不要去求助,俗话说的好啊,天救自救之人,天助自助之人。

 

自救,你人生的关键词、主题词。

 

其实,人最少有三类行为要自己做,由此引申的选择与决定都要自己做。

 

第一类是吃喝拉撒的生理行为。除了父母给不能自理的小孩喂食,亲人给病人喂食等这些照顾行为,吃喝时每个人都是往自己嘴里送,而且即使别人给你喂食了,也要你自己咀嚼,自己下咽,自己消化,可以说,吃饭这事别人帮不了你。由此想到天堂和地狱的故事,说天堂的人都知道分享,都知道彼此喂对方,其实不这样谁也吃不到,因为吃饭的勺子太长了,自己是吃不到的。

 

拉撒之事别人也无法代劳。记得一个笑话,一个新员工,在厕所里看到领导,实在无话可说,但又不好意思,竟说了句“领导怎么这点小事您还亲自来呢,下次叫我来就行了”,领导无语,可想而知这位老兄很可能是吃国家饭的人,要不能这么乱拍马屁吗。由此想到,生老病死的问题,这些都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有多少人希望自己可以替亲人死、生病等,但都无法代劳,只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要强调的是,生理的行为可以干预,心理的行为可以调适,但这不等同于别人可以代劳、替代。

 

第二类是学习思考的精神行为。生理行为的无人替代很好理解,学习思考的精神行为同样也是只能由自己来做。为什么父亲英雄儿狗熊?为什们老师的孩子学习不一定好,这都是教育层面的问题,其实教育只有通过自身的消化才能发生作用,这跟外在的环境关系不大,当然,有些事情和天赋有关,但个人的主要成长还是要靠自己,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学习就是一个靠自己的事情,无论你有多牛的老师,多好的教材,多好的环境,如果你自己不学,不消化,那你也是不会。可以说,学习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同样的教材、一样的老师,大家的成绩就是不一样。所以,如果你的知识不多,技能不行,那基本上就是怨自己。思考也是一样,你怎么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看待问题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可以说明、说服,但无法代替你,同样是看一本书,你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所以,日后关乎学习、思考层面的精神行为,大学生要首先问一下自己到底怎么想的,自己做了什么没有,然后再去求助于别人。

 

第三类是目标梦想的职业行为。现在就说到就业方面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大学生要自己做、自己选择和决定呢?关乎目标、理想的未来问题,关乎哪个好、要哪个的选择问题,关乎是什么、为什么的常识问题,关乎做什么、何时做的探索问题,这些都是首先自己要负责和努力的,然后才求助外在。

 

你想成为谁,你想实现什么,这些都是你自己要设置的,我的梦想不是你的,我的目标也不是你的。“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所以,梦想一定是自己的。当全面了解两个选择的信息及决定后的结果之后,你就要自己做决定,不要在做决策层面去询问别人的意见。

 

不知道业务代表是干什么的,自己先去baidu一下,要不去图书馆查一下,如果是方法层面的问题可以请教,百科全书式的问题最好自己先做一下,然后再跟别人交流、求助,最起码你在张口前要达到“我是这么看待业务代表的工作,你是怎么看的呢?”。

 

还有实践的工作,其实人是经验性的动物,很多东西都需要你自己先去体验一下、尝试一下,然后再综合成为经验,否则不想亲身去做,其实就失去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尤其是职业常识层面的问题,我告诉你什么是业务代表没有你自己去整理出什么是业务代表有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过程才是你的成长,而结果就相对次要了,而且别人的答案也不一定准确、全面,关乎个人前程的事自己一定要多验证、多思考。

 

大学,别人可以供你上,可以教你学,可以领你做,但怎样的大学还是要看你自己的!

 

记住一句话:你自己就是观音!你自己就可以救自己的苦救自己的难!

 

 

文/王兴权(本论坛专家)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 

来源:王兴权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angxingqu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