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西部高校贫困生职业能力项目专家研讨会 |
分类: 职业生涯规划与生涯教育 |
记者赵彩瑞
今年7月28日,西部高校贫困生职业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会议中心举行,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曹殊研究员出席了研讨会并作了讲话。
接下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梅英院长向与会嘉宾表示了欢迎,项目发起人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苏文平副教授(本论坛专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西部高校贫困生职业能力提升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的目标、项目团队、项目活动以及项目周期,指出项目本身是福特扶贫基金会资助的,资助偏重西部,但其研究成果不仅用于西部贫困生,也不仅仅是用于贫困生,对其他大学生也会有借鉴意义。
该项目主要应西部高校的强烈需求,借助PHE的平台,得到福特基金会的支持才得以实施,项目组发起人均来自从事职业生涯教育和工作的第一线的教师,有企事业人力资源背景的苏文平(本论坛专家)和周其洪(本论坛创始人),有心理咨询背景的周宏岩(本论坛专家)和张小菊(本论坛专家),有担任本次研讨会主持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府背景的刘永印(本论坛专家)。该项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西部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和生涯教育的老师进行培训,并针对贫困生在西部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从事一对一个体职业咨询和团体生涯辅导,更重要将职业生涯教育运用于贫困生的教育和培养之中,让贫困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提升贫困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实现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研讨会上,来自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代表就如何提升贫困大学生职业能力纷纷发表了看法。大家充分肯定了项目的意义,指出贫困生的经济贫困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正在逐步解决,而远没有解决的是精神贫困问题。同时,贫困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贫困还可以转化成资源。因此,贫困生这个概念不应该强化,应该从政府角度或者运作角度给他们特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意识到就业机会是平等的,关键是自己要做好面向市场化的准备,增强责任意识和主动性,给自己创造机会,在软实力方面提高和塑造自己。
另外,就业不光是一个职业规划的问题,实际涉及到心理问题,价值观、人生目标的定位,职业规划是和心理状况交织在一起的,很多学生价值观不识到了高校才形成,实际在中学阶段已经形成了。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升学是以考试、分数为导向,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往往是忽视的,就导致了大学毕业生职业化、社会化出现问题和偏差。因此,从政府和学校层面,可以考虑把就业的意识和职业规划的意识前移,前移到基础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政府和学校可以专门组织提供提升贫困生就业方面的经济和信息支持。政府也要制定鼓励企业接收大学实习生和毕业生的政策,并对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下力度进行宣传和表彰。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借助一些机构的力量,组织好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解决企业前期培训问题和人员供给问题,也为学生创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毕业阶段及毕业后一段时期,学校需要借助机构和专家的力量,做好一对一的就业辅导,解决毕业生毕业后3到5年内就业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的问题,真正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出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记者 赵彩瑞 2007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