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领 |
分类: 职场攻略与权益保障 |
和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大学生一样,施力勤大学毕业后,也开始了国家机关单位的工作经历。5年后,他离开了那个曾让很多同学羡慕的岗位,开始了从销售做起的小白领生涯。没有留洋背景,也没有顶级名校光环,又是一个5年后,他开始在金领的道路上起跑。从西门子商业通讯系统到思科再到北电,他经历的公司,个个都是IT业的翘楚。
初期跳槽最好间隔3年
众所周知,IT业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也是跳槽频率最快的行业。施力勤的经验是,在职场初级阶段,跳槽的确是实现新职场目标的有效方式,但是时间间隔最好是3年左右。这样才能提升自己,成为未来的有效积累。如果只用很短的积累时间,是无法深刻理解岗位内涵的,就算是利用这个岗位得到新的机会,也不一定能最好地利用新的机会。
他在销售员的位置上足足干了3年后,通过跳槽开始了西门子商业通讯系统的客服经理工作。接近3年后,他来到了通广北电,担任市场部高级经理。4年后,他先后任思科(中国)高级客户经理、大区经理。7年半后,他加盟北电网络环球公司,担任企业网华东华中区总监。
选择公司要看未来
“跳槽”是当下小白领口中最常见的名词,关键问题是该跳向何方?施力勤的经验是,跳槽时,要学会衡量企业的未来。他在1995年曾面临两个选择:是去通广北电还是去思科。其实,这两个选择一个意味着当下,一个意味着未来。当下,北电的势头正猛,销售额200多亿美元。而思科当时的销售额在60亿美元左右,未来在当时还是谜团一个。
思科内部至今还流传一个经典故事:一个应聘员工误走进思科,在前台小姐的再三挽留下,决定不去隔壁应聘,加盟思科。于是他成为了思科在中国的首个工程师,当他离开思科时,身价已超过千万美元。这成了“无意中选对未来”的经典故事,也可以成为白领跳槽时,衡量企业的标尺。当时施力勤选择了当下,去了通广北电,但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思索“未来”对职场的重要性。
学会与高手过招
小白领怎样才能找到快速发展和提升的通道?
施力勤说,他愿意把在复旦EMBA《领导学》课堂上包季鸣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与有梦的小白领分享,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高手过招。这个高手指每个阶段,你身边比你高明的人,他也许是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的客户,只有经常与比你高明的人打交道,你才知道同一件事情你和其他人在想法做法上的差距,才能迅速提升自己。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小白领要避免和克服不服气领导的想法和做法。因为每个人在每个位置上,一定有他的道理。如果你要向上,就要学会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生存。要看到比缺点更多的优点。当你看到他的缺点时,你是否知道如果是你,你应该从哪里干起?明天你可以对照上司的作为,看是否相同。如果小白领每天思考这些问题,会很快获得提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确认自己已经能胜任领导岗位,也可以通过跳槽实现价值。
背景一定要清白
若你立志成为金领,那么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就要保持自己背景的清白,即诚实和可靠的道德水准。首先,要对你所从事的职业负责和诚实。其次,很重要的是,对你的上司和公司保持忠诚。北电大中华区总裁吴振生常强调:职场中职位提升和收入呈正比,在这个过程中没必要去违背原则。施力勤说,他正在酝酿的论文《个人的道德风险与公司制度》,也是要阐述公司的成败,除了外在力量,个人的领导风格和道德水准也能影响成败。
北电简介
北电网络是通信行业的领导者和创新者,致力于变革全球范围内人们通信和交换信息的方式。公司为其服务供应商和企业客户提供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基础设施来实现涵盖无限网络、有限网络、企业网络和光传输网络的增值IP数据、话音和多媒体业务。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等。
施力勤一句话职场哲学
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用真诚解决。
上司和下属矛盾时:信息要透明,人际要沟通。
迷茫时:坚持自己的路。
机会和努力的关系:40:60。努力才会被发现;没有机会,努力永远无法实现。
出处:申江服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