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业信息及其筛选原则(图)

(2007-05-30 07:50:21)
标签:

就业

信息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http://www.news365.com.cn/wxpd/zc/zcgz/200705/W020070529329207964000.jpg

 

文/刘继亮


  求职者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他们打电话、跑会场、托亲访友,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有用的职位信息,他们南下北上,不停地奔波。他们坚信,一个人掌握有用的就业讯息越多,就越有可能选择到切合自身的工作职位。


  但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信息数量大、范围广和时效快的现实。具体针对一项特定的职业而言,它就包含大量的相关信息,比如单位性质、工作内容、每月收入、福利措施、工作地点、人际气氛、上班时间、考核方式、培训机会、升迁发展和领导方式等等内容。有关诸如国家、地方针对毕业生制定的就业方针、政策和法规也是如此的庞杂。


  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仅仅是择业工作的第一步,收集的信息越多,机会就越多。但是对这些大量的相关讯息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鉴别筛选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后一项工作处理好了,有用的信息才会对一个人的求职活动真正发挥积极推动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时应当遵循求真、求新和求专的原则。


  求真就是要了解信息的真实程度。外界的信息可谓真假难辨,有的求职信息纯粹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有的信息则仅仅是单位出于一种宣传的目的,而非真心实意的想录用新人,这样的招聘广告含有大量的水分;有的则是一些单位尤其是一些非法机构发布的具有欺骗性、欺诈性的聘用信息,它们常通过收取报名费、中介费和面试费等达到骗取学生钱财的目的。由于信息的虚假常会导致求职者的决策失误,给就业工作带来多方面的麻烦和损失。因此,求职者一定要对那些值得怀疑、可信度低的用人信息多加以了解、考察、分析和核实,及早将虚假性或欺骗性的信息排除在外。


  求新就是要求自己掌握的就业信息要具有时效性。一般而言,就业信息具有一定的有效期,越是新近发布的信息,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这对于单位招聘计划、相关就业政策等尤其如此。过时的信息、政策常会干扰或误导当事人的求职活动。因此,对求职者来说,及时拥有新的职位信息,或许就多了一份胜算的把握。


  求专就是要有的放矢,缩小范围,从所有接触的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有限信息。就业信息并非数量越多对一个人的求职进程越有益处。因为人们接触的信息往往同时包括有高相关的、低相关的、无关的以及错误的几类。如果无关或错误的信息过多的话,它们就反而会成为就业决策中的负担和额外的干扰源,对合理决策的作出会造成消极影响。毕业生应当格外关注那些与自己的专业、性格、兴趣、能力和特长相符的职位讯息,因为它们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成为自己未来职业的可能性更大。对于一份职位招聘广告来说,真实性、有效性和适合性只是评判其使用价值的一般原则,好的用人信息还应当包括以下诸方面的具体要素:


  单位情况的简单介绍。包括单位名称、性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单位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远景规划;在本行业中的实力或排名等。单位的整体发展状况为应聘者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大环境。对应聘人员的具体要求。这包括了对当事人思想政治、人品修养和职业道德等内容的要求;对年龄、身高、体重、相貌和体力之类生理内容的要求;对学历、专业方向、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有的单位还可能对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和气质等心理特点提出要求。


  招聘职位情况的介绍。包括了所设立职位的收入福利、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发展前途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这方面的信息与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能够吸引他们关注的目光。毕竟,现在对该职位感兴趣的毕业生说不一定就会成为该单位未来的正式员工。


  通过过滤这一程序,广而杂的就业信息就只剩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要发挥它们的价值,求职者就需要立即行动,及时使用这些财富,及时向用人单位发出反馈,以免坐失良机。

 

日期:2007-05-29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