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谈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兼论就业认知的影响

(2006-06-18 06:12:04)
分类: 职场攻略与权益保障
文/冯晨晨

摘要:大学生曾经是”天之骄子”,而随着近几年的扩招,大学生的群体迅速膨胀,毕业后的就业成为困绕社会的难题.大学生为了就业不惜牺牲短期利益,使得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面对现实,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立足社会,还要加强维权意识.此外,规划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也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准失业 劳动合同 解决途径 劳动法律 就业认知 个人潜力

一.浅析大学生就业困境

前不久,北京市出台了一项新的规定,对下岗工人和大学生创业给予优惠的税收等方面的措施.应该说,这有些刺激了我.曾几何时,我们被无休无止的告诫:好好学啊,上了大学就出头了,不然就没饭碗了!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上了大学也依旧是没了饭碗------”准失业状态”.为什么我要用”准失业”这个词呢?
其一,中国的大学教育走到了一个瓶颈,目的与道路南辕北辙.本着培养知识精英为目的的学校,却无法将这些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精英们”推销出去.在我们自豪的说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大学生时,大学已经成为了所谓精英道路的工具,然而,庞大的大学生毕业后失业人数,与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二,毕业即是失业.我不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但是,我们都知道的北大学生在家串糖葫芦的的事件,确实引人反省.没有失业保险,领不到社会救济,无法安排就业,心态一落千丈,很难面对社会.不是下岗工人没有最低的生活保障,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
正如一知名外企的人力资源经理所说”扩招30%就意味着大学生这个品牌贬值30%”,一方面感谢扩招让更多人走进大学,另一方面,更要思考大学生的出路.

二.案例典型分析

正是由于就业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才会迫不及待,以至于上当受骗,权益遭侵害的现象普遍存在.
案1: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小王(化名),参加人才招聘会后幸运得到了一次面试机会,虽然公司不大,但是小王来自农村,毕业就要偿还助学贷款,能找到一份工作还贷是当务之急.所以他如约而去.经过面试他被录取了,但是公司要试用三个月,交押金五百元,小王尽管心有余悸,但是考虑到工作不易找,他还是交了押金.他认认真真的工作,希望通过是试用,由于工作努力高效,部门主管表扬了他.他很高兴,这样留下的可能性大了.然而两个月后,小王突然被告之:他被解雇了,试用期工资按正式的一半发,一共800元.他想不通,部门经理告诉他,由于失误,他使得公司损失了一笔大定单,可是小王压根就不知道所谓的”大定单“从何而来,经理说,这是商业秘密.小王于是想要回押金,经理说押金作为对公司的赔偿.小王越想越气,却不知道怎么办.明明是被公司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却还背了个工作失误的名头.可是,他也没有办法.
案例1,是大学生在就业时时常会碰到的.当前企业竞争压力同样大,为了节约成本,不少不正规的企业瞄上了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把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很容易就掉入了企业的圈套.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签定劳动合同,将各自的权利义务在合同中写明,日后才不会出现没有凭据,而无处说理的尴尬境地.
案2: 上海财大的李萍(化名)同学刚刚收到一家保险公司的复试通知,这让她十分欣喜。但是该公司接下来提出的要求又让她十分犹豫:该公司要求他在面试时交100元培训费,180元考试费,如果她愿意的话,还可以再交20元就可以将考卷买回家提前做好上交。应聘怎么还要交这么多钱?到底该不该去牽想到这家公司的待遇挺高的,如果放弃了就太可惜了,李萍在两难选择中。
这个案例也很典型,李萍者也是很多很多.诸如培训费,考试费,服装费,资料费等等名目的向求职的大学生收取的费用五花八门.而绝大多数都打了水漂.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本身并不宽裕,动辄几百元的费用对我们也很重要,所以,千万要馑记:交费越多的用人单位越不可靠!这点,我们可以从大型跨国企业和知名国企的招用中看出,真正看中人才的用人单位,不会向你要这几个小钱的.
案3:小花(化名)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的大四毕业生,暑假时她在一家规模较大的报社实习,由于表现出色,实习结束,她被报社录取.这样大四后不久,她便在这家报社上班了,报社表示要为她办理相关手续要再过两个月,小花同意,毕竟工作难得.这样尽管签定了劳动合同,小花仍未正式进入报社.慢慢她了解到,自己和同岗位的同事比,工资是他们的60%,而且由于单位一直说的手续问题拖着不给她办,她现在没有上社会保险.同事告诉她,一年之后才会有,不要急.小花很不塌实.
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小花实际上有了初步的法律意识,但是,对如何解决类似事情,有哪些途径仍然不知.大学生对自己的权益状况表现出了令人失望的行为.那么,我认为,小花可以采取的途径有:其一,首先要和领导协商,不是大吵大闹,也不是质问领导,而是讲明自己的困难,征求意见,请领导考虑,态度要好,毕竟一份好工作很难找.如果,领导通情达理事情就好办了;如果单位本来不是很想留用你,迟早都要走人,说开了也好.其二,如果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匿名举报其违规行为.也是不错的方法.其三,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以学校的名义过问一下,应该说,学校并非是干预,而是为学生考虑,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小视,督促作用还是有的.总之,在像小花这样的还不错的单位时,不要轻易用过激的行为.
以上这三个案例是我们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会碰到的典型情况,做以上个人分析,希望大家能提高维权意识,并结合情况恰当的解决问题.

三.对大学生权益保护之我见

总的来说,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劳动法和相关部门规章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无疑是最重要的法律,还有正在制定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地方规定,如北京市的劳动合同法,还有教育部及有关部委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规范,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不能不看.
第二,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认真看,尽可能扩大自身的权利.我们都知道,合同绝大多数是格式合同,但是仍要保存好,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可以录音下用人单位的答复最好,将来除了问题也好解决.对于我们来说,在工作中还要保存好相关工作的证明,这也是我们工作的证据,如工作证,工作服,培训结业证等.抓住证据才有利于我们的保护,也是日后对簿公堂的依据.
其三,不要轻易相信用人单位的许诺.用人单位相比稚嫩的大学生来说,经验丰富,良好的企业形象即可说明自身发展的空间,而过高过大的承诺则表明其本身对自身企业价值的不认同.那么,我们也就更不能相信他们了.

四.大学生就业认知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影响

下面,我想说说为什么权益保护跟我们的就业认知有必然联系.
Universum 理想雇主中国区调研的项目显示中国大学生最理想雇主调查结果,中国移动今年又一次摘得最理想雇主的桂冠。排名第二位的是得到13.6%学生投票的宝洁公司;获得11.2%选票的IBM 和9%的Google 分列第三和第四名;麦肯锡和微软并驾齐驱、紧随其后,得票率分别是8.7%和8.6%。
有这样的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为什么这些企业受到追捧?
我认为,除去企业自身良好的文化和前景之外,规范的运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企业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与员工发生劳资纠纷,不会算计员工,而是要充分发挥员工潜力.那么,这些企业应该是我们的首选.有志者事竟成.不止一次听说,越是大型企业,看重的除了专业背景,还有个人潜力,比如”四大”,学音乐,美术的也进了”四大”,虽然很辛苦但是开拓了眼界,能力也提升很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大学学的是音乐,说明专业可以不同,但是能力一定要锻炼.如果定下个目标,不断丰富自身的条件,机会就会出现.那句老话,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是千真万确的.
其二,为什么第一位是中国移动?
我们整天骂北京的中国移动坑害大家,话费太高,可是大家毕业了就想去那.我认为,这与我国目前的像中移动这样的国企,半商半官的性质分不开.说是企业,可是人员待遇又与事业单位类似.尤其像前不久中移动和联通的高层任免,说是一领导从移动跑到了联通,商业秘密何在?也难怪国外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大学生就业还是想去有所谓”铁饭碗”意义的单位,稳定,福利好,升迁有望,有点像大家争着考公务员的翻版呀!说明竞争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前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过分激烈,以至于竞争的背后畏惧了竞争,这是可怕的信号.
其三,为什么外企门庭若市,可仍然求才若渴,一将难求呢?
说到底,真正符合人家要求的太少了嘛,想去的不少,可是门槛高.我们讨论大学生就业的权益保护,终究目的还是要就业好.如果你只能打打字,用电脑看电影,玩游戏,连个象样的幻灯片和excel都作不了,何以具备基本素质就业.于是,争着挤着扎堆考试,研究生,公务员,即便博士毕业了微软照样不要你,为啥?读了那么多书,编个程序都难,更别说创新的思维和活力了,人家”四大”也说,本科生更好,更容易接受企业文化,认真于本职工作,潜力也大!外企的要求更注重个人性格与潜力.

五.结语

所以,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确定自身的就业认知,不亚于选择大学,适合社会的,才是适合自己的,也才是更有长期发展可能的;之后,具体找时,加强自己的权益保护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规划,现在也不晚,突击心仪的企业最看重的雇员特点的一两个方面,现实操作中就有很大的优势.

文/冯晨晨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m/care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