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论坛专家任占忠访谈录:工科前景看好(三)

(2006-05-24 06:52:11)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任占忠:

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下。一个是毕业生在找信息,对这种网站本身的信誉度,这种网站的专业程度,毕业生应该考虑,因为现在属于一般的,比如讲,像政府主管毕业生机构,他们所组织的信息,一般来讲,这种可靠度,或者是真实度相对来说就高一些。我不是说每一条信息都那么准,但是相对来说,它可能会高一些。你比如讲,像市教委的毕业生就有信息网,他就是特别在双选周期间,还同时发布信息,都要求运营单位把运营执照的复印件传过来,而且他们的人要打电话,跟他核实,你招聘的这些信息,是不是针对毕业生的,把要做这些工作的。所以,有这方面的工作的前提保证,一般,这种有误差,或者是有些不太准确的,它的量和度,就会明显减少。

另外学生要找的,有些网站当中,把需求有经验的,社会上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这方面的需求,混杂在一起,用人单位有的时候并不怎么针对毕业生要的这方面的需求,但是和那种需求,学生在筛选信息的时候,有的时候鉴别不出来,有的时候跟人联系以后,很可能人家要的并不是应届毕业生,所以学生感觉到,这种信息,对我来说,有水分。像这种真正有益的,要骗毕业生或者是坑人的,这种有,但是想不是很大。但是毕业生必须得提高警惕。比如讲,有些机构,他们有可能要骗取一些毕业生个人的求职信息。他们骗取到这部分信息以后,实际上他们将来要给往外推荐的时候,给用人单位作为他们的一种资源。但这种用人资源,是不是符合毕业生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我觉得毕业生在投放简历的时候,有两个东西,最好别轻易的写上去。

一个是身份证号,无论他怎么要求,因为他要的是你的条件,这方面不要轻易给他身份证号。另外,手机号,有些网站上,在这方面,可以把电子邮件的地址可以给它。如果你相信的,对对方的单位或者是招聘单位,在这方面放心度比较高,那么你可以。如果漫天撒网式的话,我建议,身份证号,还有手机号这方面可以谨慎一些。

另外是照片。因为用人单位挑你的时候,你不一定非得给他照片不可,他最后决定录用不录用你,最后肯定要有面试这一关。所以,你可以描述一下,本人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描述一下。比如我身高多少。总之,这几个方面,对于这种可靠度、信任度,不太高的这一类单位,这一类网站,身份证号、照片,还有一些电话号码,在这方面,咱们要谨慎一点儿。

乐天:

包括有些可能要交一些费用。

任占忠:

我们要注意的,因为现在有些单位是以培训的名义,说我给你找到工作,但是找工作之前,在这方面先培训。这种做法,有时候是正常的,有时候岗前培训,让你能够更好的上岗,但是对于这类单位,应该要鉴别一下,像做这类事的单位的信誉度,他们究竟的目的是为什么。如果是正常的,有些信誉度比较高的,相对来说了解一些。它的确因为你缺少某方面的知识,需要补充这方面的知识,或者是岗前,你需要进行这种正常的培训,这种是可以去的,也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单位,并不是出于这个目的。你先交多少钱,我给你推荐工作,要提高这方面的警惕。

乐天:

如果大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好比说,这种被欺骗的情况,我们怎么保证毕业生的权利呢?现在也比较注重弱势群体,学生可能是处于一种弱势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任占忠:

主要是侵权的程度,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跟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咨询一下,或者跟有些真正懂得毕业生就业规定的有些社会服务机构,也可以咨询一下。

像以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咨询为好,比如遇到了哪些问题,这是属于一般性的。如果比较重要的,比如讲坑人、骗人,比较重要的侵权行为,该经法律,该报公安局或者是工商局等等,有权进行裁决的这方面的部门,该报就及时报,以免在这方面受损害程度越来越深。

网友:

任老师,咱们现在不是正在搞一个公务员的辅导活动吗?能不能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呢?

任占忠:

因为国家人事部的相关网站,还有人事局的有些相关网站,因为这方面是由这些政府部门来组织的,可以通过这些网站查询一下。在这方面,这类主要是鉴别一些这类的培训辅导机构,是不是政府同意的,或者是他们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相关的要求。我把这方面了解清楚。别见着这种班就去,因为有的班利用学生这种心理,愿意合格了,就打出这个招牌,我也做这种辅导。但是这种辅导,究竟辅导的质量如何,我在这方面详细情况说不清楚,可以登陆有关网站,来了解了解、查询一下。

网友:

任老师,请问大学毕业后,北京绿卡怎么申请?有什么条件?

任占忠:

北京绿卡的申请,这一点儿应该找人事局,专门有这样的部门来解答这方面的事,可以通过在人事局网站上看看哪方面管这方面的业务,通过有关联系电话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可以来了解这些事。

网友:

现在大学生创业,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情了,包括我们在讲的,有的大学生甚至做破烂王去创业。从今年开始,我们在教育主管部门,有没有关于大学生对于创业方面,会不会出现政策性,包括一些条例性的支持呢?

任占忠:

关于大学生创业,国家的政策是支持和鼓励的政策,而且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比如讲,在报批,包括在报批费用上,包括在税的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我们可以从有关部门的网站,比如像工商局的网站,他们对大学生创业在这方面,在办理手续,以及费用的收取上采取了哪些支持,税务局,他们对大学生创业在这方面有哪些支持。另外,还有一个是,对那种主要是国家的政策上的支持,主要是从办理手续和办理手续收费方面有相应的一些规定。教育部的网站上也有这方面的东西。

乐天:

作为咱们北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这个角度来说,对于有创业需求的毕业生,我们是不是能够提供有关的服务或者是指导性的东西呢?好比说,有些学生可能有一些需求,可能到我们的就业指导中心,去找一些老师,我们做一些相关辅导。

任占忠:

我们在这方面主要是给咨询。你比如讲,我要自主创业,我们一般会讲,你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而且你创业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我们在这方面,主要是提供一些咨询和指导。

乐天:

在咨询和指导方面,更多的角色得自己去看项目,你们提供的是政策的,还是条文的解读?

任占忠:

主要是对这件事情,自主创业,应该了解什么。在这些方面,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个人具备什么素质。还有一些相关的政策、文件规定。主要是从这些方面来咨询。有些规定,因为要按照国家的相关的具体规定,我们可以把有关的一些政策、文件,有些方面,包括权威部门解读的一些东西,我们可以提供给它。而且对它自己的能力方面具备不具备,条件方面具备不具备,对他个人的特质方面,具备不具备,有的人,从它的性格特征上,自主创业是很不适合的。有的,它要具备什么条件、能力,不是说,谁想创业,创业那么多的人,有成功的,还有那么多失败的。在这方面主要是提供咨询服务。

网友:

我现在在就业过程当中,总感觉挫折比较多,心理上不是很能够接受,在这方面,有没有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一些心理的辅导,因为这些事情,可能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可能过完7月之后,学校的辅导可能就不一定能够跟得上了。能不能在我们的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得到一定的辅导呢?

任占忠:

你说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现在我们好多毕业生,在心理的压力,找工作的盲目性,在好多毕业生当中都普遍存在,这是两大问题。

一个是属于心里方面的压力,有种种心理上的一些东西。另外还有一个是,有时候有找工作的盲目性所带来的这种心理压力,你打比方,咱们说这么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作为大学毕业生,现在已经毕业了,毕业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干什么,他应该想好,我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他第一件事,他应该想好这个东西。他要想好这个东西,他想好这段事情,有时候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实际上,要做好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因为他做不好这件事情的话,他将来在写简历,投放简历,参加双选活动,面试,在整个过程当中,就会暴露出,他在这方面的盲目状态。他就像没头苍蝇一样,有双选会就去参加,有机会,就去。就像天女散花一样,到处去撒,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他没有认真考虑这件事情。

这件适合,现在在好多毕业生当中,应该说,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是会使好多毕业生受挫,他们的心理,对他们的打击会很大。

比如很多毕业生,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的优势和长处在什么地方。比如我的性格特质,我适合做什么,他对这些事情,没有考虑好。他在这方面,没有明确,我将来向哪个职业目标,我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想好这件事情。首先他在简历上会表现出来。简历上在求职目标和求职方向,或者不写,或者是写得面相当宽泛,似乎,他好多事什么都能做,他在简历上,马上会暴露出这个问题来。他真正不想去的地方,他也表现不出来。所以用人单位,根本就看不出来,他要做什么,他一写,就是,我得过什么奖,我学习过什么东西,我有什么证书,把这些一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什么。简历他写成这个样子,紧接着是投放简历,双选会,一个跟着一个,一个会10份,8份,另一个会可能是几十份就扔出去了。看这个跟我的专业差不多,就扔出去吧。另外网上,这个跟我的专业差不多,那个也差不多,网上也方便,就把这一片都撒出去了。他觉得,这像天女散花一样,由于他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他在盲目状态下,他都是抱着侥幸的试一试,抱着这种心理去的。

所以说,紧接着就出现一个问题。

我在双选会投放出那么多简历,他们怎么都不理我啊,他们怎么都不给我回话,我网上投放那么多简历,好几十份出去了,他们怎么都不回我,马上就出现这个问题。因为他的目标不明确,我该做什么,他联系的对象也不明白。

有的时候参加双选会,真是这种情况。

把简历给人家了,对方说,你知道我们招什么样的职位和什么样的条件的人吗。他说,我不知道。人家问他,不知道,你给我们投放简历干什么。这种情况,实际上,这种状况在好多毕业生当中,这种盲目状况,毕业生必须得认真考虑好这个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