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原创]:兴趣与职业
1.兴趣对个人的意义
兴趣是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一种选择态度,表现在某方面需求的情绪倾向。不同的人可能具有相同的兴趣,更多的则不尽相同的。如果你喜欢美术,你会为欣赏到一幅高水平的画而激动不已;如果你喜欢计算机,你使用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可能会易如反掌;如果你喜欢开车,你和朋友谈起驾驶来,你可能会眉飞色舞。相反,若是硬要一个擅长音乐的人把兴趣转移到推导数学公式方面,他会感到无用武之地,也会感到苦不堪言。
一位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与复旦大学学生对话时说:“有一件事比较重要,这就是兴趣。”有许多年轻人问他做学问有什么捷径,他回答说:“没有捷径。如果找到自己的长处,甘心情愿把很多时间投注在上面,就会进步比较快,而一旦进步比较快,做起来就会更有兴趣。因此,学习和工作便成了一种享受。”一个人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就等于踏上通向成功的道路,角色转换就会容易。
2.兴趣与职业
职业兴趣则是一个人是否喜爱某种职业,是职业选择与态度方面的倾向。
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兴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职业上是否取得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项职业有兴趣,就会充分调动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智力和潜能,即使很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从而增强职业的适应性。工作中就会有动力,工作满意度高,工作绩效也会好,反之,工作容易疲惫,满意不高,工作绩效也不会太好。比如有些老师由于对对讲课没兴趣,上课效果不好,学生听起来也索然无味。据研究,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能发挥他全部工作才能的80%一90%,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不感到疲劳;而对工作没兴趣的人,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一30%,也容易感到精疲力竭。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说: “兴趣比天才重要。我完全靠工作来激发充沛的精力,工作就是我的兴趣,兴趣使我不会疲倦。”
从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经验来看,很多人也是从自己小时候起就对某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专心投入、通过艰苦的努力获得职业/专业上的巨大成就的。
一个人的兴趣并不仅取决于遗传,还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兴趣与特长有关。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取得一定的成绩,从而对工作产生兴趣。从事有兴趣的工作,工作会更加努力,努力工作获得进步后,兴趣会越来越大,最后就会转变成为强烈的事业心,转变为热爱自己事业的深厚情感,一个人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特长,在职业活动的体验中,逐步培养职业兴趣,进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在职业活动中创造性地工作,不断地取得成功。
可见,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后,面对严峻就业压力,考虑将来的职业前途时,选择和确定个人职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也就是要使自己的职业兴趣与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匹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