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兴亮网民地震四川汶川网络it |
分类: IT业●挨踢挨踢 |
沧海横流方显网络本色
这一场震灾,突如其来,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房屋坍塌的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奔跑的极限,但这个速度再快再猛烈,最终还是没有埋灭期盼者的渴望——因为我们用满腔的热血和火一样的热情点燃了希望。
等我们反映过来的那一瞬间,我们都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对生存的渴望、对奇迹的渴望、对着镜头前那一幕幕惨剧伸出援助之手的渴望、对社会各界的更多救援的渴望……
这是一场空前的救灾热。疾风知劲草,网络有大爱。面对大灾,网络上一时都是眼泪,根本分不清是谁的眼泪在飞,都是悲伤的泪。
当一场灾难发生以后,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呢?获取资讯、表达哀悼、寻找亲朋、救援资助、献言献策,这些都是灾难之后最关心的。这个时候,网络就成为一种工具,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工具。在这个工具的帮助下,一切都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通畅。
获取资讯。地震灾害发生后,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地震消息最快速的渠道。而数以亿计的网民每天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全面及时地资讯。
表达哀悼。通过博客、Twitter、论坛、IM等工具,2亿网民集体表达着自己的哀悼和祈福。很多网站还有专门设置了网络公祭的网页供网友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向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送上一束“鲜花”等等。
寻找亲朋。寻找朋友、同学、同事亲人的信息,都被各大网站集中展示,都被网友们手手相传,在认识的不认识的所有人中间。
救援资助。网上银行、支付工具、网站捐款平台、义卖……虚拟世界一样有真情,网民在行动。“今天,你捐了吗?”这是很多人的签名和打招呼用语。
……
在灾后的捐款中,网络企业也是好样的。网络企业反映最快、出手最早,无愧于伟大的时代与人民。
经过这次震灾中的表现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将真正进入主流,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作者:刘兴亮)
推荐相关博文:
震灾让80、90后们明白了人生责任
新媒体助力普通大众参与赈灾
50位博客向地震后的通信行业提建议
地震之后,我们普通人可以做的10件事
地震了,当代张衡在哪里?
网络总动员:炮轰CNN为祖国尊严而战
中国网民群体愤怒的力量
点此返回刘兴亮博客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