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中国互联网哈哈榜之年度人物

(2007-12-31 00:39:07)
标签:

刘兴亮

互联网

哈哈榜

年度人物

it

分类: IT业●挨踢挨踢
2007中国互联网哈哈榜
策划/跑腿/执笔 刘兴亮

  金戈铁马,行业风云际会;羽扇纶巾,一时多少豪杰。
  弹指一挥间,2007年绝尘而去。远去的诚然要远去,但留下的我们思考过吗?风云变幻的
2007赛季,留下了许多值得回眸之处。“2007年中国互联网哈哈榜”,盘点市场营销、总结企业经营、反思品牌建设……或评说、或建议、或调侃、或批评;善意是刘兴亮的出发点;过去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思索过去,展望未来,愿能“风雨壮行色”……

哈哈榜之7:年度人物

中国网民:以勇气和理性推动未来


年度人物:中国网民
评委会评语:2007他们不认为自己做了惊天动地之事,对于一个个隐藏在背后的个体来说,可能确实如此,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实际上却足够惊天动地,谁都不能否认,他们的行动,已经在以他们的勇气和理性推动着中国的未来。


  当我下定决定把“2007中国互联网哈哈榜”的年度人物奖项颁给一个群体——中国网民——的时候,我看了下笔记本右下角的时钟显示,正好是2007年12月31日的00:00。这个时间很巧合,也很吉利,没有比这个时间更适合推出年度人物的了。我喜欢这些数字。

  这个数字既是巧合,也是蓄谋已久的。就好像哈哈榜的年度人物颁给一个群体,肯定有人说刘兴亮是模仿去年《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你”和《南方周末》的年度人物“厦门人”等,我可以毫不脸红的承认,是的。我也不会怕别人说我的年度人物奖项无趣、无聊之类。因为有革命先烈。

  之前,“2007中国互联网哈哈榜”已经推出了6个分榜,有了那么一点点影响,因此便有很多朋友也建议我搞个年度人物什么的。我也认真考虑了,但一直不能确定究竟把年度人物颁给谁。给了史玉柱?这可是有争议的人物,确实褒贬参半,有的地方我也确实对他有意见;给了马云?估计又会有很多人说我收了阿里巴巴的黑钱,或者说是阿里的走狗之类。

  正在苦恼之际,我家门口报箱里的《南方周末》给了我提醒。他们把年度人物给了一个群体“厦门人”,我又为何不能把年度人物也给一个群体呢?这个时候,我终于理解了为了后来《南方周末》要把“厦门人”紧急补选为候选人。多省事啊,也省了很多烦恼。(这里说明一下,我本人对厦门人没有任何看法,也不对厦门人是否应该当选年度人物没有任何看法。)

  下面说说“2007中国互联网哈哈榜”的年度人物奖项颁给“中国网民”的几个理由:

  1、现在流行把年度人物版给一个群体。这个良好的风气最早是从《时代》周刊开始,“你”(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被当选为2006年年度人物。到了今年,这个良好风气进一步放大。“中国股民”入选《亚洲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厦门人”当选《南方周末》2007年度人物,给“厦门人”的评语是“2007他们不认为自己做了惊天动地之事,但或许,如果足够幸运,他们的行动,会帮助中国敲开现代公民社会的大门。”

  2、“中国网民”在2007年足够风光。华南虎事件、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股市带头大哥事件、中国黑客门、南山西黑砖窑事件、厦门PX项目迁建事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2007属于中国网民,2007中国社会的推动属于勇气和理性并存的中国网民。

 

    3、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最大舆论。网络成为当今民意表达最汹涌的场所,网上舆论也因此形成。这种所谓的“互联网政治”,某种程度上为中国政治文明被动着迈向新台阶提供愈益广阔的平台。1.7亿网民掀起互联网政治,2007成网络民意年。用新浪总编辑陈彤的话说,“2007年,互联网传播形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网民不再单纯是讨论者,而更多地以主角的身份发起了一些波及全国的大讨论。这一年,视频的快速崛起,预言着宽频互联网时代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公民编导”的批量出现还是商业价值的快速膨胀。

 

    4、这个群体足够强势、足够凶猛。试问天下,谁能与之相比,1.7亿人组成的一个团体啊。他们,气吞山河;他们,摧枯拉朽!

 

[下一榜:十大离婚 [上一榜:七大关键词 [返回哈哈榜目录]
 

点此进入刘兴亮博客首页

最后,随便看看 [IT评论圈]
随便点点 [IT龙门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