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你上网戴“套”了吗

(2007-09-10 22:07:54)
标签:

it/科技

刘兴亮

网民

安全

保险箱

保险套

分类: IT业●挨踢挨踢
今天,你上网戴“套”了吗360推了个“保险箱”,瑞星跟了个“保险柜”,不知道哪个大佬的下一个安全产品会叫做“保险套”。不过无论如何,从“保险箱”到“保险柜”,国内的安全市场正在悄悄改变。这不,瑞星08都免费下载了,360都过亿了。

 

一、国内网民安全三大死穴

 

简单分析一下目前的国内网民的安全需求,实际上也就是三点是死穴:

 

1QQ第一、二代Q民实际上已经有至少56年的Q龄了,在经过无数次好友名单的增删之后,“网友”和“朋友”的界限已经模糊,丢QQ可能比丢手机更麻烦。丢掉QQ,可能损失一个老朋友、一笔业务单或者一次网恋,这个成本恐怕是网民不想承担的,至少比每个月10来块钱的杀毒软件费更高。8月份腾讯的数字说,QQ同时在线已突破3000万,用户数只比固话、手机少。

 

2、网游。帐号、装备在淘宝上等于人民币。如果有人抢你的钱包,你能坐以待毙?最新的预测数字是,2007年国内玩收费游戏的人是2255万人。

 

3、网银。炒股、炒基金就靠它了,要是网银出点漏子,这还了得。最新数字是中国银监会公布的,到2006年年底,有7494.5万户(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除此之外,基本上就是小打小闹了,杀毒厂商倒是炒得很凶(如“熊猫烧香”),但真正促成网民下决心装正版的,几乎逃不过以上三点死穴,或者说,或多或少与以上三点有关。

 

二、针对死穴的解决方案

 

有需求,就有市场,看看这三个需求是如何被满足的:

 

1、杀毒软件。覆盖范围最广、用户人群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解决方案,但同时效果并不如意,而且收费(收费还是主流)。

 

2QQ、网游、网银公司自己开发的工具。比如QQ密保卡、招行的一网通网盾等等,不过这些公司毕竟不是安全厂商,从技术上很难考虑周全。

 

3、有针对性的保护工具。像360保险箱、瑞星的帐号保险柜,不过这部分产品还不够成熟。

 

三、安全市场的问题所在

 

看起来网民已经受到了各方的关照,这么多保安罩着,安全可以放心了吧?实际并非如此。

 

首先看看360保险箱、瑞星保险柜等。这些产品都还在市场成长期,产品还不够成熟。

 

再看网银。凭心而论,银行当然希望自家的网银很安全,不过比他们更迫切的是中国银监会。前一段,银监会下了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在今年1231日前,所有网上银行高风险帐户统一使用双重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的问题能解决,但并不意味着网银就从此天下大吉,客户端的问题单凭银行是解决不了的。

 

QQ呢?QQ密保卡很可能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产品,既不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还惹得一阵阵非议。

 

四、对未来的几点预测

 

网络安全朝哪走,或许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05年的莫名其妙就兴起了的流氓战一样,不过有些迹象可以预见:

 

1、几乎可以肯定,从360开始推了个保险箱,瑞星跟了个保险柜,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保险厨保险筐保险套……跟风的事国人是最乐此不疲的,当然,对网民没害处的事情,跟风也无妨。

 

2、网络安全市场逐渐分散,鸡蛋不会再放在一个篮子里。当360QQ、网银这些“业余人士”开始分摊网民的安全风险时,网络安全不再单纯是杀毒软件的事。

 

3、参与者的融合、沟通和互惠将影响国内网络安全状况。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腾讯,是否可以考虑开放一些密保登录及安全的接口,让其他厂商都可以开发更好的保护软件,当然,前提是这家企业别想着进军安全市场,或者还在想着“QQ密保卡”的馊主意;比如网银,可否与各家厂商签定安全协议,将客户端与网民的安全软件智能结合。

 

你看,你看,安全市场的脸悄悄的在改变。对于网民来所,这些改变越多越好。不过在现阶段,还是经常需要这样招呼:今天,你上网戴“套”了吗?(作者:刘兴亮

 

  

 可以选择回到刘兴亮的博客首页

 

今天,你上网戴“套”了吗

咱IT老百姓自己的博客圈—IT评论圈目前已有1900多位IT老百姓加入。

IT评论圈就是把口水都含有IT成分的一些人聚集起来,大家一起往IT行业吐口水。

闻道有先后,入圈无迟早,相约吐口水,如是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