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萧亭
南萧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45
  • 关注人气:1,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89年雷火前的天坛祈年殿

(2010-09-14 16:50:13)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建
1889年,一场雷击让当时的天坛祈年殿起火燃烧,化为灰烬。据说当时上等楠木制成的祈年殿燃烧时香飘数十里。后来在原址重建了祈年殿。

http://i3.6.cn/cvbnm/33/0a/f1/dec75dbb8a4f4707705d98c20148db31.jpg

1860年,随同侵略者来到北京的摄影师Felice Beato拍下了最早关于中国的照片,其中就有当时的祈年殿。

http://i3.6.cn/cvbnm/7f/bb/3a/4631b63b0ceea35d4adbf42a0114f698.jpg

10多年后,George Ernest Morrison拍摄的中国风光照片也记录了当时的天坛祈年殿。

http://i3.6.cn/cvbnm/50/e3/6a/e8852f41a902277630c6ff1d76e2d3ab.jpg

1906-1909年,建筑学家Ernst Boerschmann拍摄的天坛祈年殿。此时已经是1889年雷火重建后的祈年殿景象。

通过对比,我发现重建前后祈年殿的几处差异:

首先,下面两层檐坡度要比重建前和缓,而檐上方的琉璃披水板却比原来显眼得多,且颜色深重。
其次,中间那重檐出檐要小于重建之前。
最重要的,最上面的攒尖顶高度要比重建前矮很多,岀檐也小了很多。

相比之下,重建之后的祈年殿显得稳重,而重建之前总高度似高于现在,最上面的攒尖顶有轻灵指向天空的意味。

还有一些小的差别,比如宝顶的细部,也是可以分辨出来的。彩画的差别不知是彩画本身有所不同还是相机感光方式不同的结果。

http://i3.6.cn/cvbnm/9b/90/cd/8a5cd2fa363890ace752760ce646106a.jpg

今天的天坛祈年殿(照片来自网络),历经大修,基本保持了1889年后重建的形式。但宝顶似乎与Ernst Boerschmann的照片又有所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