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BBS论坛回贴,讨论建筑理论的作用

(2009-06-17 15:19:15)
标签:

建筑

理论

杂谈

分类: 论建

说起来,在ABBS上已经混了11年了,感觉大多数问题都是被一代代人反复问的。有时觉得时代似乎总在循环而很少发展。关于建筑理论有没有用的问题就是这类问题之一。

毕竟10多年过去了,以前我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和现在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今天又回答了一个这样的老问题。

以下是menghuan110的发言:

人这么多忍不住说2句

建筑理论是个好东西 它是对此前人们建筑设计总结和反思 它同时也是个坏东西它很容易禁锢学习者的思想

中国学东西每每都是从理论出发 理论结合实践 对于技术类学科 这种思想也许成立 但对于与艺术有关的学科来说这种想法会毁灭了该学科的生命力理论实际上是置后于设计的 只有先有设计而后才有理论总结 这个是大家必须明白一点也就是说在外国建筑师对建筑进行改良后的很久都不见得会有理论存在而我们如果死抱着理论不学习方法只能说是愚蠢的行为

中国很看中理论 中国建筑师也是大部分认为没有理论你就设计不出什么好的建筑 但大家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还没出什么国际承认的大师级人物(老贝根本接受的就不是国内教育) 倒是中国的理论在世界上有些名气 培养的很多是学术派人物而不是实践派 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这个问题呢?

就我认为做设计首先得懂得设计 也就是先能设计出建筑 多看多想吸收了足够多的设计手法 到了你能设计出好建筑 再来谈用理论拔高 很多人连设计出建筑一个好的建筑的前提都达不到 谈当大师太苛求人了吧 设计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 你的设计是为使用者服务的 其实目标很明确然而现在很多人做建筑向大师看齐 为了建筑形式和表达自己思想而妄顾使用者使用的情况 就象此前深圳刮起的“错层阳台”的风潮大批大批的楼盘都用这个为卖点 结果很明显 很多住户被新颖的外型吸引买了房 最后闹的大家都不高兴收场所以我认为中国设计师要补的东西不是理论 中国理论的东西说的太多了 反倒是实际设计中的动手能力 对建筑好坏的分析能力需要加强只有先知道你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而不是空谈理论那你才有需要去研究理论对自己进行提升

以下是我的评论:

1.大家说理论不意味着不实践。而且很多新的理论和体会都是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支撑的。没什么证据认为这个帖子里的人都是只空谈不实践的。

2.像深圳的“错层阳台”算是一种试错,这不仅在中国存在,国外一种新的东西出来也都要经过市场检验的,国外也有大量优秀建筑师的创新作品在推出后使用中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而失败。该反思的倒是市场本身的过度炒作,把没成熟的东西炒得天下无双。建筑师的盲目跟风当然也有责任。主要问题在于创新的检验机制,这不但在建筑界,在软件业那里表现得更明显。

3.中国的理论并不象你说的那样在世界上有些名气,其所处国际地位比起实践的建筑师来并不更高。其实没有实践是不需要理论的,因为任何实践都需要判断和选择,这都需要理论支撑。有时候自认为没有受理论的支配,其实不自觉地受了陈旧理论的支配。

4.同意你说的“理论实际上是滞后于设计的”,但大多数时候光知道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是不够的,需要了解一下别人的经验,别人的教训,别人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这样,理论就需要了。

5.理论是用来参考、用来辨析、用来充实自己的,不是用来相信的。你说的“对于与艺术有关的学科来说这种想法会毁灭了该学科的生命力”在盲目相信理论而忽视实践经验时有可能发生,但不是理论本身的错。当我需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某些理论方面的参考。如果没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研究理论也可以。但有些问题是实践到某个阶段往往会遇到的。

6.一些理论读起来晦涩,但往往是为了建立一个可以讨论问题,可以交流的平台。鉴于没有人有能力熟悉所有理论,喜不喜欢,要不要读就全凭个人的兴趣了。

menghuan110 对我跟贴的回应:

首先我说的先做好建筑再做好理论不是说不要理 论 这个不是我的初衷但你要肯定的中国很容易教条化 绝对化

在论坛里面你可以看到一个建筑出来贴几张外形 照片 一说大师设计的 一片赞叹声我觉得很不好 大师只是说明他以前做过不少好的建筑不代表这个建筑就好 也不代表他将来做的建筑就好并且还有很多在当时认为好的建筑在后来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连好在哪哪有问题都不知道就叫好吧?

另外你和我理解的理论有点差异 我说的理论是那种理论性很强的东西 比如黄金分割颜色体系 现代主义之类的东西你说的其他人设计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还不能算是理论的东西 是具体实践问题的总结这种经验我是不反对多学点的

其实还有很多人说话云山雾罩的 就和我们很多人写的设计说明一样很简单的问题可以复杂了说 并且怎么玄怎么写我们很多杂志介绍建筑设计思想的时候说这条线联想到什么那条线代表什么 把我弄的很腻味了不想到那么多东西就不能设计出好的建筑了?其实这也是很教条化的方面 不研究下大师就算你做也做不出好设计来?有些人甚至达到追星的地步他们给你看些比较经典的建筑照片你要是认不出来不知道它的设计者是谁那就证明你做不好设 计。。。。汗

我的回应

1.把理论教条化、绝对化比没有理论更糟糕。我说中国的建筑理论“并不象你说的那样在世界上有些名气,其所处国际地位比起实践的建筑师来并不更高。”这一 点是原因之一。但正因如此,我们如何阅读理论,如何理解和接受理论是更值得讨论的。

2. “黄金分割颜色体系现代主义之类的东西”,按照现在建筑理论研究的一般思路,研究这些理论,首先要找到它的来源,提出这个理论的人受什么影响,在那些经历 和现实的启发下或者这些理论的。这样研究下来,到了最后,所有的理论都会脱去其绝对的、神秘的、高高在上的面纱,变成了对过去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了。所以, 问题在于怎么对待理论的问题。

3.理论的终极目的是把貌似复杂的问题理清脉络,使之简单化。那种把简单的事情故意复杂化,说得云山雾罩的所谓“理论”,应属于“伪理论”。当然,具体判 断要谨慎,不要轻易把自己读不懂的文字划进这个行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