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張栻得知朝廷贈誥先父魏國公為太傅,賜諡忠獻之後,致宰相陳俊卿啟以謝

(2023-08-28 20:59:53)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乾道五年二月十一日,時陳俊卿獨相,王炎為簽書,詔贈張浚太師,諡忠獻。制辭有曰:“慮國忘家曰忠,獻可替否曰獻。”又曰:“若趙普平定四方,若韓琦弼亮四世。雖成功之不一,要易地以皆然。”《諡法》曰:“盛襄純固曰忠,臨患不忘國曰忠,推賢盡誠曰忠,廉公方正曰忠。”又:“聰明睿智曰獻;獻,賢也;嚮德内德曰獻。”劉熙以為:“獻者軒軒然,在物上之稱也,内亦嚮也。人能日嚮於德,惠則為衆所推仰,軒軒然在上矣。”

 張栻聞詔,即上表謝恩,又有上平章僕射相公陳俊卿謝啟。在謝啟中,張栻言曰:

仰祗明詔追述遺忠惟聖主明燭無疆莫掩中天之照而大臣言乃底績豈無前席之陳孤生藐然有涕滂若永言先父之志粵自靖康而來蓋以為天理所安期沒身而後已人臣之義不與賊以俱生國餘三戶而可以亡秦田有一成而卒能祀夏苟精誠之自竭豈利鈍之逆知惟其不渝是以克濟若謀國懐畏愞之見則事仇陵夷之歸妄希一日之安莫思千載之恥三綱不振萬事曷成皎若丹心歴多艱而愈厲凜乎白曽孤立以奚傷痛易簀之有言恨枕戈之未遂孰謂閱時之乆忽形當寧之思肆命有司昭加焚中山之篋旣空慝之羣祭曲江於家益懋始終之眷而平章僕射相公扶持公論翌賛化原想夫正色於朝蔚有沃心之助致此休命賁於幽扄豈私門以為榮實吾道之増重某奉書而告追徃更深記先友以示方來所願勲名之懿銘上恩而思報効敢忘忠義之傳


 張栻在這道寫給昔日江淮都督府同僚陳俊卿丞相的書札中,張栻的感情比較複雜。丁憂之後,張栻兄弟又被朝廷禁錮閒置者凡三年之久而職除,因此幸得昔日先父好友之子劉珙修繕潭州閒廢已久的岳麓書院,又延其執教其間而因此得因其束修以養家糊口。故此啟中頗有怨懟之意。想先父魏國公為國盡忠,而致饞書滿篋,幾至凌夷。而當日一則平章僕射相公仗義執言,二則天子復思用兵向金,故此彰先烈之業以蘇國士,期於一戰之捷。

  在這道劄子裡,張栻用了幾個頗具深意的典故,以委婉地表達心中激憤之意。一是“痛易簀之有言”。易簀之意,是指曾參病革將死,命兒子曾元扶起自己以換下季孫贈予的華美床席。語出《禮記·檀弓》: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於牀下,曾元 、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

 張栻為何用這個典故,而且表示自己有深切的哀痛之意,其意何謂?則似乎不可明言。此外就是“祭奠曲江”的典故。當年唐玄宗幸蜀之後,兒子宣布繼位為帝。因軍士譁變而不得已賜死愛妃楊貴妃往幸蜀中之後,唐玄宗終於想起了當年極言直諫的曲江伯張九齡,於是便遣使往曲江祭奠之。這時唐玄宗已經失國,因此便謂祭曲江於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