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imonlota
simonlot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53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張浚年譜與相關史料彙編》第六冊輯錄到一則張浚佚文:《張守墓誌》殘文

(2023-05-17 09:13:07)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前日讀到川大古籍所郭齊教授輯佚的《張浚佚詩文輯錄》,今日偶翻前年所作《張浚年譜與相關史料彙編》第六冊,發現自己所錄史料中的《張守墓誌銘》中的一段殘文,居然也是張浚佚文。

事由是紹興十五年張守卒於知建康任上,時張浚尚閒居潭州妙高峰舊宅中,應張守諸子所請,特為張守撰墓誌銘。可惜的是,張浚的這篇墓誌銘早已亡軼,只存殘文。佚名所撰《張守行狀》曰:

守既請祠,已而除知洪州,再移知紹興。守歸志益堅,就閑退者凡四歲。復起知建康,蓋上意也,曰:“建康重地,用大臣有德望可以鎮服者,張守可。”公感上意,不敢不起。上於守始終照知甚深。兩在中書,輒遇宰相闕,每退避,引薦賢舊,不敢當。及處閑,輒見思不忘。十五年正月卒,積官至正議大夫,再贈特進諡文靖。


初,張浚與守同直栢臺,每論事意氣相合。時敵勢方憑陵,而廟議莫及,與守首尾論上前,無異詞。及同在中書,共建駐蹕建康之議,無異意重。以握手相告之辭,誠情俱至,故守之没也,忠獻張公浚爲之誌銘。

時特進、和國公張浚居潭州城南妙高峰宅中,聞張守之卒,震悼者久之。會張守子嗣遣使求銘,張浚即為之作墓誌銘。張浚所撰張守墓誌有曰:


浚在相位時,大臣有以舊德在外,聲譽籍甚者。凡交游之賢,莫不歎息未獲用,私固奇之。守,浚之益友也,侍讀金華,從容又以為言,浚唯諾唯謹。後二年,大駕幸建康,守實參預大政。方盛暑,浚坐息東閤,守突入,執手言曰:“某有罪。前日誤公聽。今班列,同朝夕,得款曲,徐考其人,似以曩昔一跌為戒,晩節不竟,有患失心,是將為天下深憂。宜力陳懇悃,自力謝上。”守先識遠見,有若蓍龜,純意君上,忠節炳著。


張浚所撰《張守墓誌銘》文今已不全,然周必大《張文靖公文集序》記其事:

德之盛者必有言言之文則行也逺肇自帝王之世臯陶邁種德尹躬享天心即其人也昔者孔子定書舉臯陶矢厥謨於三謨之首賡帝之歌至於一再而伊訓有一德太甲上中下千有餘言並載百篇之中以其可為萬世法也揚雄漢儒之傑然者嘗賦甘泉》,稱頌人主捜逑索耦豈無他人獨曰臯伊之徒冠倫魁能其深知聖人之意也後世文士平居道古今官逹掌制命論議于侍從訏謨于廊廟暇則作為詩歌以寓比興體雖不一要皆出謨訓然德有差等言有精粗其傳久近亦必隨之。若參知政事毘陵文靖張公,殆有徳之言,行逺之文也。初,以經明行修,發為詞章,連中科第,馳聲四方。在髙宗時,為名禦史掌內外制,遂踐二府。上以端人正士目之,大詔令多出其手,陳善閉邪,舉賢引類,功不少矣。再貳國鈞,垂登宰席,方且逡廵退避;或入侍經筵,或出典大藩,雖權臣專國,勲業不容盡究,而文集五十卷、奏議二十五卷,盛行于時。今公之孫戶部尚書抑學世其家數,請為序,某固嘗考公之徳,誦公之文,知其學術,本原乎臯伊,謀猷遇合于虞商,蓋中興人物之冠冕也。敬題卷首以補任昉《文章縁起》之未備云。公諱守,字子固,一字全真,其出處事業,則有故相張忠獻公志銘在。嘉泰二年九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