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六年九月初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自河南長水縣退師還鄂州的原因是什麼?
(2023-05-11 20:33:50)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军事 |
趙鼎《丙辰筆記》(紹興六年):
九月初一日,車駕發臨安。是日,駕過中竺,有卒執黃旗道左,即岳侯破賊虢州寄治盧氏縣捷奏也。至上竺,黃旗進入,岳遣將王貴、郝政、董先引兵破之,獲糧十五萬斛。
十三日,進呈已降指揮,依四年例燕犒諸軍將佐。……晚,得岳飛收復西京長水縣捷報,仍云已收兵複回鄂州,以糧不繼也。
這是左丞相趙鼎有關九月十三日岳飛攻陷偽齊長水縣之後退師的奏疏摘要。一是收復了長水縣,二是已經自襄陽退師還鄂州。退師的理由是糧不繼。襄陽離平江行在有近兩千里,快馬奏捷,也需要大約七八天的時間。因此,這場戰事以及退師的具體日期應該在九月初。也就是八月間攻陷河南盧氏縣奏捷之後大約半個月之後即自河南退師。之所以說岳飛軍中乏食的說法不確,是因為官軍在盧氏縣繳獲了十五萬斛糧食。十五萬斛糧食夠岳家軍三個月之用。而且,據岳柯《鄂國金坨萃編·行實編年》所載,在後來攻戰中,岳家軍又繳獲到糧食二万余石。
岳柯《鄂国金陀粹编·编年行实(四)》:
八月,遣王贵、郝政、董先攻虢州寄治卢氏县,下之,殱其守兵,获粮十五万石,降其众数万。上闻之,以语张浚等,浚曰:“飞措画甚大。今已至伊洛,则太行山一带山寨,必有通谋者。自梁兴之来,飞意甚坚。
十三日,遣杨再兴进兵,至西京长水县之业阳,伪顺州安抚张宣赞【失其名】命孙都统【失其名】及其后军统制满在以兵数千拒官军,再兴出战,斩孙都统,擒满在,杀五百余人,俘将吏百余人,余党奔溃。
明日,再战于孙洪涧,破其众二千,复长水县,得粮二万余石,以给百姓。官兵于是西京险要之地尽复,又得伪齐所留马万匹、刍粟数十万,中原响应。先臣又遣至蔡州焚贼糗粮,上赐诏褒之。
岳飞下令把缴获的二万余石粮食分给了当地民众,表明岳家军是不缺粮的。所以说粮草不继退师的理由是蒙骗朝廷的。至于说孤军深入,河南尚算中原腹地,尚有吴玠之军屯驻陕西四川,相距不远,可以互为照应,不能说是孤军深入。若此即算是孤军深入,邓广铭先是的《岳飞传》中说岳候要与诸将打到黄龙洞迎还二帝,那算是什么深入?算是孤孤孤孤军深入吗?
如果,既不是孤军深入,又不是缺粮,岳飞为何要退军?要知道,让岳飞屯驻襄阳,是春正月间岳飞与张浚在镇江都督行府商议好的。本来是二三月间就要移屯,但岳母三月二十六日病故于军中,之后便奏乞持服罢军职,而诏不允。因此在秋七八月间起復之後被旨移屯到了襄阳。但在襄阳屯驻的时间不过月余而已,就匆匆忙忙自襄阳还屯武汉。
其实,岳飞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配合赵鼎、折彦质扰败张浚的北伐刘豫之举。赵鼎因为功业不竟,不希望张浚获得成功;折彦质六子都在刘豫手下为将,但那点折家将的功夫,恐怕在官军的对阵中难保必胜,万一为流箭所中,也不是折彦质爱子之意所能承受得了的。而且,折彦质族叔折可求、折可久都在刘豫齐国为将。折彦质的这点私心是其为赵鼎所用的原因。
至於岳飞,因为皇叔赵士亻褭与赵鼎都不欲让张浚成功,所以就乖乖地仗打了一半就撤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