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奸臣汪伯彦回书张浚,鼓励张浚修德以攘祸,事功以为国。汪伯彦真是奸臣吗?

(2023-01-24 10:23:36)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绍兴五年夏,左正议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汪伯彦春上既奉诏上疏言善后进退举措,至是,又復书右仆射、都督诸路军马张浚。汪伯彦其《与张相公手书》曰:

某顿首再拜上某官:即日庚署蕴隆,恭维督戎护将之暇,神明叶相,钧侯万福。某初闻车剩为川陕视师之行[1],闲外不知军国一时事机,惟是忧江淮捍御谁其当者。徐闻改辕,运算江上,如此则行阙无虑矣。襄陵上流,自亦不妨飞檄指挥。夫金虏之情、伪刘之计,当不出相公目中。彼己之审,机会之从,胜负之虑,必已先物而默运。命令诸将,使之应权合变,无落奸便于交绥进退之际,此区区千虑之献也

比来韩、刘二将捷获擒生,督府以俘囚放罪,送军中使唤,仰服善筹。自是遗民携彼而怀此,中原不劳而服也。如闻韩既胜而又追之,此战胜之所戒,韩乃犯此。赖国之威灵,相公之忠赤,神物护持,幸免耳。审如所闻,相公为此遍檄诸将以警戒之否?其它如往日侧闻议论于左右者,谅无遗策,逻觇更愿精审。

今夏雨泽应期,田畴可观,已有丰稔气象。昔“讲武类祃”之诗,盖颂武王能保有厥士,克定厥家,以当天意。故其诗曰:“绥万邦,娄丰年。”主上仁孝愿治,图复境土。相公慨然坚金石不可变之志,为众人所不能为之事,冒大寒暑、困行李,以为生灵,斯足以上当天意矣。上天悔祸,兹其时也。愿相公勇猛精进,克顺天意,以毕中兴之业。若夫其间己之所行,人之所望,愿更加意。

昔仲山甫将王命、明若否以中兴周世者,不过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非独保身而已,盖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非枉道以苟全其身,亦有仁义焉尔。相公今日之仲山甫也。某追忆去年六月所惠书词,有“傍观侧目,皆有机心,众口铄金,是非莫考,求全之意,使人不忘”之语。故举扬仲山甫一段,以成相公之美,非有所闻而为说。惟军事倥偬之余,窃幸留意焉。相望数千里之远,无从面展,笔舌不能尽所欲言,聊写一二,少见金兰之意而已矣。它乞慎署强饭,勉进肉食,资助血气,以惠生灵,此天下苍生之愿。不宣。某顿首再拜上。

别幅又曰:

某顿首再拜:某区区已具布右幅。承徧按诸帅大军,随宜整治,俾顺人情,仰见高明。以顺推之,何往不利?今日使当事者人人如此,中兴何所患?相公平寇之功,实不易就,大抵忌者畏人修耳。趣召出于睿意,相公忠赤所致,虽屡露章,乌能遂退志耶?几微之末,不能尽察,此说诚然,某愿相公加意周防。

曷谓周防?防其可防,不防其不可防。卫武入相于周,以礼自防是也。若曰每念至此,忧患不堪,某谓周公所以仰而思之,坐以待旦,盖其虑患也深。相公忧患,盖周公之用心,思其艰以图其易,将至焉,愿相公加意。于用人之际,察其所以而用之,无使射羿之徒得以厕间,然后尽相公所以事上之道,成大忠,洪休烈,死生之际不足道也。

今日国势如缀旒,相公忘亲为君,忘家为国,神明扶护,天其或者辅成在公。某之忍死林壑,拭目以俟之。尊夫人以次且留蜀,徐为迎计,所以承志也。甚善甚善。安问计络绎。凤毛壮实灵利,大可喜,天之报施忠赤也如此。贱累诸儿一一辱流问,荷荷。二侍列拜起居,别后每相聚,甚奉思也。奖借之人亦然。蒙宠寄川药四种,赐茶数品,皆羇孤梦想不可得之物。拜嘉感刻无穷。某顿首再拜。

汪伯彦绍兴初因门生秦桧之奏请,得復左正议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赵鼎、张浚二月初同拜相,二月十五日又诏前宰执条具战守方略,因此汪伯彦得以获悉张浚自谪籍起復后已大成功,此后在致书张浚为其破解迷津。汪伯彦这封书札的写作时间不可考,大约在绍兴五年夏月中。其一是汪伯彦在书札提及过张浚屡疏求去,但张浚二月拜相,闰二月奉诏巡视江上,三四月间方因台谏与孟庾、沈与求之奏议初有辞相归养孀母之意,而汪伯彦以为不能朝臣异论就此显怯并萌生退志,以遂权奸之意:“夫金虏之情、伪刘之计,当不出相公目中。彼己之审,机会之从,胜负之虑,必已先物而默运。命令诸将,使之应权合变,无落奸便于交绥进退之际,此区区千虑之献也。”其二是汪伯彦疏中有盛暑强饭之嘱托,故此认定此书作于五、六月间。其三是汪伯彦书札中有曰:“今夏雨泽应期,田畴可观,已有丰稔气象。”这也表明当时水稻有丰稔预期,但尚未到收获之期。若以一季稻秋七月收割,则五六月间可以预见当年丰歉,以此推知,张浚与汪伯彦的书札往返是在张浚收获新茶之后曾寄赠与汪伯彦川药四中与茶叶数品:“蒙宠寄川药四种,赐茶数品,皆羇孤梦想不可得之物。”对于绍兴四年张浚被罪流福州之朝廷处置,张浚曾在当时写给汪伯彦的书札中有所提及,但汪伯彦是否有回复则史无所载,但汪伯彦作为张浚的长辈与提举张浚的恩相,张浚在羁旅中自然希望能够从汪伯彦出得到开解。张浚在去年写给汪伯彦的书札中曾经有言曰:“傍观侧目,皆有机心,众口铄金,是非莫考,求全之意,使人不忘。”而在这次的书札中,汪伯彦给张浚的建议是修德以攘祸,事功以为国,如周公、仲山甫所为,防其可防,不防其不可防。然后允厘百工,庶绩咸熙,成大忠,洪休烈,则个人死生之际不足道也。

从汪伯彦写给张浚的这篇书札中,可以得知张浚当时得知自己为左相赵鼎所卖后的郁闷压抑心情与张浚孀母与妻子的基本情况。当时张浚虽然拜相,但却以此未曾奏乞孀母、妻子自蜀中来行在:“尊夫人以次且留蜀,徐为迎计,所以承志也。甚善甚善。安问计络绎。凤毛壮实灵利,大可喜,天之报施忠赤也如此。”汪伯彦谓凤毛壮实伶俐,乃指张浚当时年未三岁而自绍兴三年出生之后未曾一见的长子张栻。



[1] 绍兴五年二月,川陕宣抚副使卢法源薨于位,蜀中无主事者,宣抚副使吴玠既与前宣抚副使王似、卢法源皆不偕,又以军资不应景,诉之于朝,谓都转运使赵开以水运军资延误军期。赵开亦以吴玠滥费奏明朝廷,于是有诏令右丞相张浚督视川陕。后张浚起原川陕宣抚司参议军事刘子羽于谪籍,承制以刘子羽为都督行府参议军事兼某郡守,令其与左丞相赵鼎之亲党熊彦诗共赴川陕调解矛盾。因此张浚不复亲赴川陕督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