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孰非:秦桧说因他请刘光世与虏通书请和致金军不过犯江南,韩肖胄却说金人害怕西兵尤其是吴
(2023-01-21 18:23:55)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绍兴五年二月十五日,诏前宰执条具金人退兵之后的战守方略。秦桧在疏中说,
臣顷归朝廷,妄进狂瞽,令刘光世通书虏酋,说其利害,以为得地则归豫,失好则在虏。即蒙陛下听纳施行,不旋踵敌果退师。
但曾经奉使大金国云中军府的韩肖胄在同期的奏疏中,却说虏所惧怕的是国家有陕西吴玠等与虏相搏,且有率奏捷。韩肖胄在同年三月奉旨条具的奏疏中说:
臣观女直等军,皆畏服西兵劲锐善战。今三大帅所统颇多西人,复闻吴玠继有捷奏,军势益振,敌意必摇。况祖宗之泽垂二百年,民心爱戴,而贼豫父子虐用其民,殆不堪命,则攻战之利,臣固知矣。
绍兴四年冬十一月二十九日,奉表大金军前问安使魏良臣与王绘归来后,在浒市江上得知知枢密院事张浚所乘之舟就在江上,於是二人前往张浚舟中相见,张浚详细询问了有关金人军中的情况,也略略论及二人出使的目的,但张浚并未多问。不过,魏良臣王绘说金军有长平之众(四十多万金兵),张浚便训诫了二人一番,说金人绝不可能有如此众多的将士南下。不过,王绘在《绍兴甲寅通和錄》中所记,却说在金军营中所见虏兵大约有两万多人。
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虽然朝廷比较认可秦桧的说法,曾说张浚误了朕的大事,但因为南宋史书都是赵鼎、秦桧等人监修的,所以对于有利于张浚的言论被省略,而有利于秦桧、赵鼎等人的言论被记录下来,甚至还有撰造罪名以厚诬张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