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孫大鼎兩份奏疏表明秦檜是金人安排南歸的間諜,以阻格宋人興師向金復仇

(2022-09-25 09:24:42)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金宣宗禎祐五年甲戌正月十九日,中書舍人孫大鼎疏曰

古今殊時,事勢亦異,論事不如論意,知其意則事可知臣竊惟太宗命忠獻王及莊、武二太子之伐宋,初至汴京而回忠獻再往,極其智巧,脅之以威,誘之以術,夕慮朝行,謀終謹始。考其設施,大略有三:汴京既克,不忍肆兵,誘之使至,始行廢奪,凡其子弟群從佈置耳目,搜錄無遺,懼顛木之由蘖,終將為國之害,不思康王在於河北。大軍既返,宋號復興,天時方暑,未可回轍,秋風稍勁,忠獻以三千騎由山東以趨淮甸至揚州,隨得而復失,續遣四子越江窮追於海隅,以乘桴而不及,勝敗相當,勢始可慮,此其一也。

宋既有主,兵交未已,汴、洛、陝西是其故墟,忠獻懼亟取則百姓難諳于政化,先立張楚,次立劉齊。若果爭必取,則複樹立靖康君,使其兄弟相為禁持號令,而南自弱謀未盡行。忠烈當國,銳意為取江南之計,歸三京以誘其將兵於平地,彼守河則江必虛,彼不守河,則是我嘗歸之,彼自委棄在遺民當自歸曲於其主,此其二也。

天會八年冬,諸大臣會于黑龍江之柳林,陳王悟室憂宋氏之再興,其臣如張浚、趙鼎則志在復仇,韓世忠、吳玠則習知兵事。既不可以威服,複構怨之已深,勢難先屈,欲誘以從,陰縱秦檜以歸,一如忠獻王之所料。及誅廢其喜事貪功之將相,始定南疆北界之區畫,然後方成和議,確定誓書,凡山東、淮北之民多流寓於江南,及杜充、張忠彥之家屬,悉令發還。蓋懼在南或思歸南,鼓扇搖惑,易以生隙,務令斷絕,始無後患,此其三也。

此三者,監密深遠,百年賴之。為先朝視河南為度外之去來,豈不厚誣於先忠獻王耶?蓋不都中京,則故遼之地難定。不深于防衛河南、秦、洛,則河北、陝西之地難保。今中京之規模既安,惟當經畫兩河,猶不失于曹魏、元魏之時。抑又聞鄰於強者難為功,鄰于弱者易為力。


    同年九月初二日,遣諭北使頗如所約止許以前所陷失州郡為界歲賂牛羊各二萬銀絹二十萬仍命大臣聶希古等作書以答北國其書略曰大金國相大臣聶希古等謹致書於北天帝國相左右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聖經所訓敢不敬歟由是貴國因皇天之悔禍念赤子之流離遠示誨函許通和好覽所言之來意敢詳酌以陳誠但自今以前已陷沒之城池悉歸北界惟見存之州郡皆屬本朝封域如斯永為定制子孫相繼久遠遵承仍歲備牛馬匹各二萬銀二十萬兩以供貴國之需倘沭允從續當誓約白玉帶一黃金帶二金花酒器十事銀花器皿百事綾綺百端彩絹千匹用置回篚宜白北天帝受之

北使既去有旨趙子宣張元應並召還子宣除直昭文館元應總天駟飛十七監敕已出權給事中兼知制誥孫大鼎封還錄黃奏言

多事之世士無常守外順內逆惟利所在子宣元應之歸朝廷以其言遣使遂以為誠臣深疑之自天統之中至今三十年北兵陷執官吏不知其幾多不知其存亡傳聞戮辱囚苦皆是求死獨此二人忽然逃歸情態張惶氣貌不改恐未必非敵之間古事臣不必言謹按國史天會八年冬諸大臣慮南宋君臣之克苦於復仇思有以止之而勢難於自屈魯王曰:“惟遣彼臣先歸因示空脅而使其臣順遵之我佯不從而勉強以聽或可以定。”忠獻王:“誰可使者?”忠烈曰:“惟張孝純可。”忠獻曰:“我兵初到太原孝純見霍安國之使便來迎降既得太原一鼓渡河取洛陽圍大樑皆由先取河東彼處誰不怒之遣去如何得位得志此事在我心裏三年矣只有一秦檜可用檜初來說趙氏得人心必將有所推立說張邦昌不為人悅服雖立何濟不及半年其言皆驗我喜其人置之軍中試之以事外拒而中委曲順從間語以利害而檜終始言南自南北自北因說許某著手時只依這規模分別今只用兵南亦未必終弱若縱之歸國彼處喜慷慨說事必是得志惟此人可濟吾事更須恩結其心。”眾皆令解其言南臣羈旅秦檜獨穩足一朝資以金寶駕以海舟挾孥而去韓常懼南有疑而忠獻不聽至彼大得權位而所謀始行順昌之戰劉錡欲徑進而召劉錡商虢之戰岳飛欲徑進而召岳飛終於殺岳飛廢韓世忠張浚貶趙鼎而南北之勢定可見逃人歸國不可不細查其來歷關係國家不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