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imonlota
simonlot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53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張栻《潭州重修岳麓書院記》作於何年?乾道元年冬還是乾道二年夏秋間?

(2022-07-21 22:12:45)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張栻父張浚隆興二年八月薨於江西余干趙氏宅院,在江西士民為張浚舉行公祭之後張栻兄弟即扶柩西南歸於衡盧安葬。宋代禮制是官員丁憂守制須滿二十七月而釋服從吉,若從九月始,需在乾道三年二月方服闋。但官員守制期間教授生徒以賺取生活費用則不受此限。而朝廷於乾道三年二月詔贈張浚太保,應該是在張栻釋服從吉上章之後的事情。

劉珙受命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的時間在乾道元年三月。劉珙到任的時間在乾道元年五月中。劉珙到任後首先是組織平寇,為此,劉珙曾過訪張栻平寇之策。六月劉珙犒勞楊欽之軍,士皆踴躍可用,因此平寇之策既定,劉珙只需為主將楊欽提供相應的支持即可。於是在其年秋便著手修繕岳麓書院。以潭州郡教授婺源郭穎董其事,未卒歲而辦。

這裡有個疑問:張栻在書院記中所言未卒歲而畢工。但問題是,劉珙應湖湘士大夫之請重修書院,且以郡教授婺源郭穎為監工,包括起屋五十楹(五十間),包括砍伐木材,燒製磚瓦,雕樑畫棟,牆壁又繪七十子之肖像,似非一朝一夕可以畢工者。因此我以為張栻所言未卒歲而辦,應該是工期不及一年,而開工時間則在乾道元年秋冬之際。期間張栻曾經督促在湘士大夫前往觀瞻,而張栻自己獨愛岳麓山川之勝,書院棟宇之安,則時令不在冬令,書院的房子也絕非豆腐渣工程,因此用時不足一年比較合理。所以,我以為張栻所撰《潭州重修岳麓書院記》應作於乾道二年秋。而招收生徒之事,應該是由張栻出大力氣而為之者。要不,一所新建的書院,沒有幾個碩學鴻儒在,招生那麼容易嗎?下面是張栻所撰《潭州重修岳麓書院記》:

湘西故有藏室,背陵而面壑,土茂而泉潔。為士子肄業之地。始,開寶中郡守朱洞首度基創置。以待四方學者。曆四十有一載,居益加葺,生益加多。李允則來為州,請於朝,乞以書藏。方是時,山長周式以行義著。祥符八年,召見便殿,拜國子學主簿,使歸教授,詔以嶽麓書院名,增賜中秘書,於是書院之稱始聞天下,鼓笥登堂者相繼不絕。自紹興辛亥更兵革灰燼,什一僅存,間有留意,則不過襲陋仍弊,而又重以撤廢,鞠為荒榛,過者歎息。乾道改元,建安劉侯下車,既剔蠡夷奸,民俗安靜,則葺學校,訪儒雅,思有以振起,湘人士合辭以書院請。侯竦然曰“是故章聖皇帝加惠一方,本勸勵長養以風天下者亦可廢乎?”乃命郡教授婺源郭穎董其事,鳩廢材,用餘力,未卒歲而屋成。為屋五十楹,大抵悉還舊規,肖闕裏先聖像於殿中,列繪七十子,而加藏書於堂之北。既成,栻促多士往觀焉,為愛其山川之勝,棟宇之安,徘徊不忍去,以為會友講習,誠莫此地宜也。已而與多士言曰:“侯之為是舉也,豈特使子群居佚談,但為決科利祿計乎?亦豈使子習為言語文辭之工而已乎?蓋欲成就人才,以傳道而濟斯民也。”惟民之生,厥有常性,而不能以自達,故有賴聖賢者也。三代導人,教學為本,人倫明、小民親;而王道成。夫子在當時雖不得施用,而兼愛萬世,實開無窮之傳。果何歟?曰:仁也,仁、人心也,率性立命,位天地而宰萬物者也。今夫目視而耳聽,手持而足行,以至於飲食起居言動之際,謂道而有外乎?是烏可乎?雖然,天理人欲,同行異情,毫釐之差,天壤之謬,此所以求仁之難,必貴於學以明之與。善乎!孟氏之發仁深切也。齊宣王見一牛之觳觫而不忍,則教之曰:“是心足以王矣。”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善推其所為而已矣。論堯舜之道,本于孝弟,則欲其體夫徐行疾行之間,指乍見孺子匍匍將入井之時,則曰:側隱之心,仁之端也,於此焉求之,則不差矣。嘗試察吾事親從兄,應物處事,是端也,其或發見亦知其所以然乎?苟能默識而存之,擴充而達之,生生之妙,油然於中,則仁之大體,豈不可得乎?及其至也,與天地合德,鬼神同用,悠久無窮,而其初則不遠也。是乃聖賢所傳之要,從事於茲,終身而後已可也。雖若閒居屏處,庸何損於我,得時行道,事業滿天下,而亦何加於我,豈特為不負侯作新斯宇之意哉!既侯屬栻為記,遂書斯言,以厲同志,俾毋忘侯之德,抑又以自勵云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