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隆興二年四月初六召張浚入朝,張浚為何決不入朝而是繞道平江秀洲越州嚴州?

(2022-07-18 15:05:41)
隆興二年四月初六日,由於湯思退、王之望、錢端禮、尹穡等人對張浚構陷致都督府被罷,於是,張浚和一眾都督府屬員自盱眙經平江府(今蘇州市),至秀洲(今嘉興市),然後不是沿杭洛大運河直接乘船到行在入覲,而是繞道到了越州(今紹興市)。這一時期,張浚累疏請辭福州之授,懇請與宮觀歸養。這期間,孝宗派中使去秀洲和越州宣召過幾次,而且還給張浚賜予了一些夏藥。但不知道孝宗所賜予的夏藥是補藥還是毒藥,也不知道張浚吃過還是直接扔掉了。自從劉錡、張子蓋等先後因去世,張浚可能也懷疑朝廷有向圖之意,因此絕不肯入朝。而且,張浚的賜封,也先後與岳飛相同。首先是紹興二年張浚的節度使與紹興四年還是五年岳飛的節度使之授相同,而岳飛被殺之前也是保信軍節度使,大概是責怪岳飛當年不肯出兵到廬州馳援劉錡,所以岳飛所領節度使是保信軍節度使。而張浚在隆興二年四月受命判福州時,朝廷也是讓張浚領保信軍節度使。這給張浚一個不祥之兆,因此儘管洪適在給張浚加封食邑千戶實封四百戶的制書中有言及“袞衣以公歸兮,庶聞辰告”之說,意即皇帝穿上了最為華貴的朝服,以迎候功臣還朝,而且對朝廷百僚有所警戒。但在這個時期,張浚一行始終與行在保持着將近二百里地的距離。然後到五月二十二日,張浚攜子弟登嚴州桐廬縣富春山江邊的嚴子陵,並且作詩二首以記此事。在詩中,張浚表達了很慶幸自己獲得了人身安全的感受。張浚《過嚴子陵釣台》詩,其一曰:

古木籠煙半鎖空,高臺隱隱翠微中。身安不羨三公貴,寧與漁樵卒歲同。


何謂身安不羡三公貴?張浚之為尚書右僕射、魏國公、都督江淮東西路建康鎮江府池州屯駐軍馬,也算是如同三公一般貴盛了。然而辭官不過半月便有此感概,可見,當時遠離京師二百里地,絕不靠近都邑京畿,是有原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