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為何由紹興二年進拜定國軍節度使改為保信軍節度使致仕
(2022-07-04 11:22:01)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紹興二年,朝廷遣內侍任源赴閬中持御筆詔書加封張浚為檢校少保、定國軍節度使,可惜制書今已不存。《張浚行狀》曰:
二年,上謂公未至西方時,虜已陸梁,蹂踐關陜。及引師而歸,勢誠不敵,而保護衝要,連挫大敵,蜀賴以全。聚兵至十五萬,勤勞備至,制加公檢校少保、定國軍節度使,賜手書曰:“朕非敢决取秦穆之效,而卿自修孟明之政,是用夙夜嘆嘉,今遣内侍任源往宣旨。”
紹興十二年,以太母南還,乃加封張浚為檢校少傅、崇信軍節度使、萬壽觀使,又以赦恩進封和國公。
紹興三十二年秋七月初八,孝宗繼統,將以張浚為親信大臣,乃進拜魏國公,當有增食邑。比方周必大致仕時,有食邑一萬五千六百戶。張浚罷知福州時,時已為南陽郡開國公,其時食邑食邑六千六百戶、食實封二千五百戶。其後,進封和國公,相應食邑相應有所增加,但史無所載。
隆興二年五月,張浚黜知福州,辭免,以魏國公保信軍節度使致仕。孝宗又有食邑加封,洪適所草加封制書曰:
勑保信軍官吏軍民僧道耆壽等詔:
朕以張浚宣力於外,閲時兹多,眷惟耆哲之臣,閔勞軍旅之事,趣來歸而調燮,迺懇請於退休,已疏異等之恩,特寵三孤之上。相攸樂土,畀以節旄。諒草木之知名,必室家之相慶。今特授張浚少師保信軍節度使判福州依前魏國公,加食邑一千戶,食邑實封四百戶。故兹示諭,想宜知悉。
夏熱,汝等各比好否?遣書,指不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