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之望《賀張都督啟》謂自己早年曾蒙恩與張浚,但晚年卻以構陷張浚為事

(2022-07-02 21:09:22)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王之望在文學界被認為是個不錯的詩人,其策論也寫得不錯,但附和權臣湯思退阻抑張浚興兵抗金。紹興二十五年春夏間,被旨為潼川府路轉運判官,其詆毀張浚在川陝宣撫司任上的《西事記》大約作於是時。李心傳對王之望所記有多處辯白,認為所記不實。今取數例為證。


王之望《西事記》曰:

張浚至陝西,頗易置諸路帥臣,權勢震赫。是時五路未破,士馬強盛,加以西蜀之富,而貸其賦五年,金銀糧帛之運,不絕於道,所在山積。浚之為人,忠有余而才不足。雖昧於知人,短於用兵,而清修篤謹,有志於天下,古人不能過也。複果斷敢為,諸將亦莫敢桀騖。曲端者,初為五路統制,拜威武將軍,屢與金人角,更勝迭負,西人以為能,然心常少浚,浚乃奪其兵,廢之。

李心傳按:浚黜端止謂其沮出師之議,非以其少浚也,今不取。

李心傳按:浚貸民賦事,據王之望《西事記》,他書皆無之。

李心傳按:趙甡之《遺史》敘此事云:“諸軍驚亂,浚乘騎急奔,諸軍皆潰。”是時浚止在邠州。甡之亦誤,今並不取。


宋元之際,周密作張魏公三戰本末,又擅自刪改王之望《西事記》,張浚的形象也就更為惡劣了。周密將上面經過李心傳辯白過的這一段文字又加以篡改,張浚的人物形象又一落千丈了。

《西事記》云:

張浚之至陜西,易置諸路帥臣,權勢震赫。是時五路未破,士馬強盛。加以西蜀之富,而貸其賦五年,金銀糧帛之資,不絶於道,所在山積。浚為人忠有餘而才不足。雖有志而昧於用人,短於用兵。曲端心常少浚,故奪其兵,廢之,西人為之失望。



[1] 王之望黨附秦檜及湯思退,晚主和議,與湯思退一起力排主戰之張浚一派,遂致張浚罷相,割地求和後金人大舉殺戮南人,據《宋史·湯思退傳》:隆興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張浚薨後,“太學生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論思退、王之望、尹穡等姦邪誤國,招致敵人,請斬之。”由此可見,王之望之記川陝宣撫處置使司之事,頗多詆毀不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