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張栻、楊萬里等人在撰述張魏公行傳時,難道不知孝宗召見李顯忠子令進伐南京再取旨?

(2022-06-27 07:54:25)
标签:

历史

文化

军事

杂谈

張栻和楊萬里都曾寫過張浚的傳述,朱熹根據張栻所撰張浚行述改寫為《張魏公行狀》,楊萬里在擔任朝廷史官時曾經撰述過張浚、張栻與李燾三傳,按說,楊萬里在撰述張浚傳時,應該可以查閱朝廷的檔案,比方孝宗所下的詔書,張浚的奏疏,所以在符離兵潰一事的記述上,對於李顯忠與邵宏淵之間的嫌隙之起沒有更為深入的考察,而是一本當時通行的官方說法。而且,隆興北伐的主事者也被描述成張浚而非孝宗皇帝。楊萬里和洪邁都是淳熙十五年四月被旨外放的,而這時李顯忠邵宏淵等當事人皆已去世,無名氏所撰邵宏淵行狀和張掄所撰李顯忠行狀都應該已經逞進,而楊萬里任職秘書監,是有權查閱的。張掄所撰李顯忠行狀有關李顯忠邵宏淵之子皆蒙召見並親得孝宗聖諭,令李顯忠邵宏淵打下河南商丘再請旨,而對此聖諭,諸史皆不曾言及之。張掄《李顯忠行狀》曰:

初約邵宏淵取虹縣,公取靈壁,然後併兵而西。公剋期得靈壁矣,聞邵猶攻虹縣未下。戊戌,公領輕騎東趨虹縣,遣靈壁降人入城諭以禍福曰:“汝逃則無所,戰則不敵。能死決戰,不然速降,猶保首領。城破必殺無赦。”頃之,大周仁踰城詣軍前曰:“我等素聞李公威名,餘則不知也。今願以城降。”至晚開門,與富察特默、久安李千戶等率衆出降。邵之圍虹縣也,凡數日不能下,及公至,始降。邵以功不自已,嫌隙始萌。公趣邵奏捷,邵曰:“彼降相公耳。宏淵敢奏捷乎?”公曰:“此來本為國事,將此功與公奏捷,願無疑也。”邵終怏怏,乃曰:“今收復兩城,功已顯著,請從此囘軍,以全功賞。”公言:“男師廉、師顔[1]與都統男世雄[2]同得聖訓,令到南京,然後取旨。今大軍入境,纔得二邑,以何為辭而遽囘軍?萬一摇動衆心,有誤大計?”邵愈不協,乃與其徒唱言:“彼且大至,吾屬彼矣。”公曰:“今軍勢方張,正當仰遵聖訓,復故地以慰中原來蘇之望。”遂軍靈壁。癸卯,蕭琦領家屬降公於静安鎮,公待以禮,命將官吳温舘伴。甲辰,公軍傅于宿州城東。公軍自入境,秋毫不擾,所至壺漿接踵,人情翕然,咸謂復見天日。於是,盡得虚實。是日,邵軍亦至,始合戰于城南,地名大王湖。自旦至晡,凡數十陣。虜軍敗北,殺萬餘人,其大漢軍釋甲棄仗稽顙乞降者,亦萬數。乙己,公閉營休士,邵與張訓通、王存皆言:“軍止有來早一食,且乏攻具,以何攻城?不若還軍靈壁就糧而歸。”公曰:“所以約齎軍食者,正欲宿州就糧耳。令諸軍破城早飯。”邵衆竊笑,公遂申嚴賞罸,率厲將士。翼日丙午,曉色未分,不施攻具,士卒坎城,争先而上,即開門進軍,與城内敵軍巷戰。公麾軍盪擊之,遂收復宿州,破賊而食,果如公言。邵軍尚未越濠,遂遣撥發官王儀等,屡往督促,邵始渡濠登城。郡帑金帛,即追庫務官吏對。邵宏淵等按簿籍,僅得十萬緡,米斛半之。公盡以犒軍,使劉持攝州事,用郡人所舉也。前此,都督魏公移書於公曰:“昨陛辭日,面奉聖訓,軍馬渡淮,即令邵侯聽公節制,仍令具知禀守,待繳奏。”邵殊不樂。至是,復以公移俾分節制,邵益銜公,殆不可與共功矣。



[1] 李師廉、師顏皆李顯忠子,當時並在軍前。

[2] 邵宏淵子邵世雄亦在軍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