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書稿前後花了三年才完成草稿,是個什麼體驗?
(2022-06-26 13:08:59)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我自2019年五月開始做張浚年譜,到現在已經前後整整三年。其中關於紹興七年八月酈瓊降北一事的來龍去脈我花時間精力最多。所以在八卷本年譜之外的張浚傳論三部曲之《紹興七年君臣戰和之爭與淮西兵叛》是其中我用力最深的一部。最初我只花了十幾天,寫了個十來萬字的草稿,後來幾經修改增刪,這部以張浚紹興四年冬召復到紹興八年和議初成為止的傳論,到今天上午的初稿完稿將近五十萬字,中間頗多曲折。
這部稿子我本來在2020年冬就已初步寫成,後來研究會的領導要我寫個淮西兵變的真相的稿子,就花了幾天時間作了一番刪節,研究會將我的草稿給我師傅修改審校時又提了不少意見,說張浚在淮西兵叛事件中不可能沒有責任,為了做進一步的解釋,我又用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寫了一個中興初年將相政治生態的章節加了進去,算是文稿的邏輯自洽了。不過,其將相生態涉及面不能太廣,對於很多重要的證據不能羅列進去,因此特在此說明一下。
有兩個例子:
第一個案例是偽徵蒙錄的作者李大涼的自序裡說,他父親李成本來忠於朝廷,但被南宋的奸臣迫害誣枉,為了保命,不得已率眾降金,結果卻被金人分配到劉齊皇麾下做將,專門與南宋官軍打仗。李大涼的自序難明真假,但官軍相互擠兌之事我大體還是相信的。王德、酈瓊,韓世忠與劉光世,張俊與岳飛,都不能精誠合作共赴時艱,一方面是皇帝的領導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有皇帝本來就不希望諸將精誠合作,形成鐵板一塊,架空朝廷甚或取而代之之事再度發生。
第二個案例是秦檜審問韓世忠。紹興八年秋冬間,士大夫與諸大將皆反對朝廷的議和之舉,朝廷大臣中最初的王倫秦檜,後來的孫近,都被朝臣弄得寫了辭官報告交給了皇上,韓世忠還準備了兩手狠毒的計謀,即金史過江時,他遣人埋伏到金境,將其金使臣殺掉,以破壞和議,結果被韓世忠手下的一個統制官向韓肖冑告密,朝廷不得不讓金使臣改道北歸。而秦檜對於這事他是不敢言及的,所以責任韓世忠如何寫了那麼多的奏疏反對議和。韓世忠被秦檜這麼一問,只好坦白說世忠不識字,劄子都是趙鼎黨人解潛給寫的。於是解潛就被朝廷給行遣了。
解潛成名甚早,趙鼎登第後,曾經在解潛手下幹過,趙鼎的私塾老師尹天民死後,趙鼎就把尹天民的兒子尹機安排到解潛的軍中做武將。紹興四年張浚自閬中召還行在路過解潛的荊南府時,還給了解潛三百兩黃金和十萬斤蜀鹽作為軍費。紹興六年,趙鼎奏請賜他師傅的兒子尹機換文官。後來,尹機因為在隆興北伐中勸李顯忠藏私,被樞密使張浚奏請流永州編管。尹機後來又與張栻意見不一,不過這個爭論沒有結果,因為尹機和張栻先後去世了。
韓世忠是個天不怕地不怕金人怕他的厲害角色。名將呼延通的小妾很有姿色,韓世忠把他奪了過去,韓世忠生日,又要找呼延通的女兒陪睡,呼延通恨死了韓世忠,結果想用韓世忠的佩刀把玩把玩,卻被韓世忠逼死了,自己在紹興十年冬十二月二十六日跳到運河裡自盡了。
估計水滸傳裡的高太尉看中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妻子的是,也有韓世忠迫害手下將領妻女為原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