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稱仁德之君的南宋高宗為何在紹興三年春夏間密詔岳飛對虔州進行屠城?

(2022-06-02 16:56:31)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杂谈

殿中侍御史沈与求在建炎四年五月十二日的奏疏中谓虔州一朝廷、秦州一朝廷,则除秦州指张浚僭越之外,虔州的隆祐太后所立小朝廷毕竟无兵相助,而且当时宗室亦居虔州避寇,因此才有臨江軍宣教郎范燾向朝廷举报了隆祐太后孟氏与内侄孟忠厚,私养钦宗之子于别室的事件。虽然当时宰相范宗尹力劝皇帝无须彻查,但高宗还是在紹興三年召見岳飛,之後密令岳飞率部赴虔州讨贼时,将虔州屠城。《宋史·岳飛傳》曰:

三年春,召赴行在。江西宣諭劉大中奏:“飛兵有紀律,人恃以安,今赴行在,恐盜復起。”不果行。時虔、吉盜連兵寇掠循、梅、廣、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邵武諸郡,帝乃專命飛平之。飛至虔州,固石洞賊彭友悉衆至雩都迎戰,躍馬馳突,飛麾兵即馬上擒之,餘酋退保固石洞。洞高峻環水,止一徑可入。飛列騎山下,令皆持滿,黎明,遣死士疾馳登山,賊衆亂,棄山而下,騎兵圍之。賊呼丐命,飛令勿殺,受其降。授徐慶等方略,捕諸郡餘賊,皆破降之。

初,以隆祐震驚之故,密旨令飛屠虔城。飛請誅首惡而赦脅從,不許;請至三四,帝乃曲赦。

考宋高宗在位三十六年,下詔屠城者惟此一次,而且所屠之城非帝國久戰不下且令官軍損傷甚大者,而是建炎南渡之初特因其地不易為寇虜所至闢遠處以為宗室安居之所的虔州城。虔州地處贛粵交界之處,自然有些匪患,但宗室安居於此已經多年,未見朝廷征剿之,而因隆祐太后暫住此州時曾經被土匪茲擾過便欲屠城,將於宗室親族何?而且,據殿中侍御史沈與求建炎四年五月之奏論,虔州曾經被隆祐太后當成朝廷駐蹕之所,何至於數年之後因當年之擾亂,反要屠此一城無論官吏士庶之眾?而岳飛再三奏請只誅首惡,不及無辜之民方得曲赦之旨?其中又有何不言之密?

與此事件相關的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值得考論。第一是這年四月初,知樞密院事趙鼎自知建康府徙知洪州兼江西湖北一路的安撫制置大使。這一年秋冬之際,岳飛得到趙鼎大力護持,且因趙鼎之奏舉,岳飛被授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又改神武後軍都統制,仍制置使,李山、吳全、吳錫、李橫、牛皋皆得以為岳飛屬將。諸將之中,牛皋為岳飛一軍立下不少戰功,而牛皋之戰功部分被轉移到岳飛所親張憲名下。而岳飛在征討虔州之賊人時,與宗室勳戚光山軍節度使趙士締交,從此岳飛得以平步青雲,而趙士之子不尤登紹興五年武舉狀元之後便在岳飛麾下任職。紹興十年閏六月中赴在河南征伐之時,開府儀同三司、齊安郡王趙士遣浙江提刑範同之屬官赴河南與岳飛聯繫,為臺諫所論,謂其彼此勾結旨在謀反。而岳飛得與趙士結識,則完全是因其幾次三番上疏奏請不屠虔州城中之宗室姻戚之故。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個值得懷疑的事件是,建炎四年冬十二月乙酉詔臨江軍津遣宣教郎范燾赴行在。范燾嘗權寧遠軍節度使孟忠厚從衛提舉事務所屬官,以事擾州縣,為忠厚所斥,及還,忠厚言范燾攝任日淺,乞不推賞。范燾憾之,乃上疏訟忠厚與太母共養淵聖皇帝之子,藏之別室。上諭輔臣曰:“朕事隆佑皇太后,子母之間更無疑間。燾誣謗太后,安得有此?可送御史台治其罪。”范宗尹曰:“陛下若坦然不疑,不若便行遣。”帝曰:“所以送獄者,欲天下知其誣謗太后得罪,非以言罪人也。既恐追逮煩擾,可送一州編管。”帝又曰:“英宗慈聖及哲廟宣仁,皆以人離間,故使疑謗,上累兩朝,朕不得不懲。”乃有是命。范燾後於紹興元年明年三月丁酉行遣。

宣教郎范燾被行遣之後,這個案子便算是結案了,照理也沒有必要因此屠戮虔州一城無辜士民。而況此時離隆祐皇太后駕崩已經三年。如果說高宗要為隆祐太后報仇洩恨的話,就應該在紹興元年春三月案件推堪得實之後,朝廷即遣大軍往虔州追捕當日騷擾過隆祐皇太后以及后宮嬪妃的一眾賊人。而且,更值得懷疑的是,隆祐太后的親侄孟忠厚在丁母憂尚未服闋,高宗就下詔令孟忠厚再為隆祐太后守制三年。而且,三年期滿後,孟忠厚雖然被加封,但卻再未出任過任何朝廷官職,一直被閒置,直到紹興九年,與孟忠厚同娶王氏女為妻的秦檜為相之後,孟忠厚才得以出任地方官。若說高宗對隆祐太后與孟忠厚恩澤有加,虔州一城之人,皆因有幾個賊人曾經騷擾過隆祐皇太后便要滿城被屠,這顯然言過其實了。唯一可令高宗必欲盡誅虔州滿城的原因,是因為高宗疑心隆祐皇太后與孟忠厚真的曾經私養欽宗之子於別室。故此一城之人,無論老幼,盡皆屠之,以絕他日來其爭奪皇位之後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