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十年闰六月十八日王之道上疏请用耆德素負天下之望者主兵,高宗秦桧览疏大怒,为何?

(2022-05-22 22:12:44)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杂谈

绍兴十年夏五月,金人废盟南犯,开封府守臣率合府臣庶降金,刘锜在顺昌府孤军对敌而获大捷,岳飞此时亦以挥师北上,王之望在任上,作数千言《上皇帝书》,秋七月中,王之道之书送达朝廷,秦桧读之大怒,逞进,高宗亦大怒,於是王之道便被降官并调到边郡与小监。不过后来王之道的儿子有出息,官至参知政事后便为父亲平反昭雪。

现在的问题是,王之道请皇上”選擇耆德、素負天下之望者謀及黽筮謀及士庶儻黽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矣然後下明詔遣驛車而召焉逮其入見陛下宜避正殿親出玉音而諭之曰:‘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士卒暴露於境予一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社稷安危一在將軍願將軍率師應之。’“这段话里有两个地方招疾:一是要皇帝下罪己诏,二是要皇帝选择耆德、素負天下之望者一人主兵,且十分礼敬这位将军。然则,王之望心目中的这位将军指谁?

这时前宰相黄潜善、范宗尹、李纲、吕颐浩皆已亡故,朱胜非虽在,但与宰相秦桧大不和,也不懂兵,刘光世已经復掌兵,韩世忠、张俊、岳飞、吴璘皆被王之道论说其不象话。耆德、素負天下之望者,也就赵鼎和张浚二人。赵鼎不懂兵事,而且在闰六月二十八日已经被流放到潮州了。有德望而又懂兵的只有在福州做知府的张浚了。也难怪,张浚名高,皇帝也忌讳用他了,把暗中推举张浚的臣僚都给归罪流放了。

陛下頃緣王倫與之畫地,複聽其和,當是時,下而樵人牧子,皆以踐為虜人得計,而陛下失計。蓋古人所謂和戎,國之福者,為其有以休兵息民也。今兵不得休,民不得息,於養兵之外,歲取於民,以供壑無厭之欲。一有不滿,必至興師。雖遠近未可知,而理所不免。臣每念及此,未嘗不痛心疾首。至於無如之何,輒複自寬曰:“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一是一非,一失一得,夫何常之有哉!虜人之得計,所謂禍也,安知不為福所倚耶?和之必至於變,無可疑者。但變速則禍小;變遲則禍大。變自彼則福小,變自我則禍大。禍小則可轉而為福,禍大則滅亡無日矣。速則三年之內,遲則五年之外。自彼則彼實先之,自我則我實起之。今虜曾不二年,無故敗盟,引兵入寇,然後知虜人向之所謂得計者,今為失計。而陛下向之所謂失計者,今為得計。向得而今失者,福兮禍所伏。然向失而今得者,禍兮福所倚也。此計勝也。陛下有此五勝,固可以勝矣。

然以臣觀之,未見其必勝之理。何則?唐肅宗詔九節度討安慶緒,重以郭子儀、李光弼皆一時元功,難相統攝,特用魚朝恩為觀軍容宣尉使,而不立帥。師次鄴南,方與賊對,未及戰而潰。史臣以為王師無統,進退顧望,責功不專,是以及於敗。今者諸軍大會境上,而不置統帥,臣所謂未可必勝者,此其一也。

齊景公召司馬穰苴為將,以扞燕晉之師。穰苴辭以臣素卑賤,士卒未附,百姓不服,顧得君之寵臣以為監軍,景公使莊賈往。賈後期償至,穰苴斬之以徇。三軍士皆為之震慄,由是晉師聞之,罷去;燕師聞之,渡河而解,盡取所亡邦內故境以歸。今國家用兵,十有六年矣。士卒之隸諸將者,不可謂不親附矣。而罰終不行,緩急果可用哉!臣所謂未可必勝者,此其二也。

今日之兵分隸張俊者則曰張家軍分隸飛者則曰岳家軍分隸楊沂中者則曰楊家軍分隸韓世忠者則曰韓家軍相視如仇讎相防如盜賊自不能惴惴然惟跫愴人之奉公而名譽賢於已也自不能立功惴惴然惟恐他人之立功而官爵軋於已也。且其平日猶或矛盾,若此使臨大利害,想其中心必不能效相如之屈於廉頗,寇恂之不仇賈複,先國家之難,而後其私怨。安能保其不自為敵國而以刃相向耶臣所謂未可必勝者此其三也。

又況兀术所領之兵無非脅從瓦合猶能自號元帥以統之初不聞契丹自為一軍而各聽本國之號令也。今不置統帥,而欲求勝,能保其必勝乎!虜角前後無慮數百戰,虜未嘗不勝,我未嘗不敗者,非虜能自勝,特我師不戰而潰,遂成其勝爾。夫所以不戰而潰者非他,不畏我而畏敵故也。使皆畏我而不畏敵,虜亦何能為哉!今罰不行於三軍而欲求勝,能保其必勝乎!春秋以來,如晉、楚用兵,以將帥不和而敗績者,多矣。惟是虜人前後驅迫鄰國,入為邊患逮二十年,未嘗聞其有違眾犯令,自為釁隙以相攻者。今諸將不和,無以合之,而欲求勝,能保其必勝乎!陸贄奏李晟、李建徽、楊惠元、李懷光四節度狀云:“四軍接壘,群帥異心。論勢力則敻絕高卑,據職名則不相統屬。懷光輕晟等兵微位下,而忿其制不如心;晟等疑懷光養寇蓄奸,而怨其事多陵已。端居則互防飛謗,欲戰則第恐分功,齟齬不和,嫌隙滋甚,覆亡之禍,翹足可期。舊寇未平,新患方起。憂憤所切,實堪疚心。”由是言之,臣前所謂可勝者五,恐不足恃以勝;而所未可必勝者三,恐不可不深思熟計而求其所以勝也。

臣願陛下慨然奮發自謀諸心選擇耆德素負天下之望者謀及黽筮謀及士庶儻黽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矣然後下明詔遣驛車而召焉逮其入見陛下宜避正殿親出玉音而諭之曰: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士卒暴露於境予一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社稷安危一在將軍願將軍率師應之。”將軍既已受命陛下乃齋戒告於太廟灼黽卜吉以授斧鉞如武王之命太公望然後遣行先行之數日遣誥諸軍曰:予一人以爾諸軍元帥不立日夜憂懼恐貽一國三公其誰適從之誚今謀之蔔筮卿士庶民蔽自予一人之志得元老某俾統六師自閫以外,咸得制之邦有邦典軍有軍政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毋或不和不靖自底於罪。”而為將軍者臨屯之日又能拊循士卒同其甘苦上不失於關羽之驕下不失於張飛之不恤士。有所不誅誅必及其大而威有所不賞賞必及其小而明夫然後勒兵赴敵臣莧其一戎衣而天下定不得專為有周美矣。

伏望陛下追懷祖宗積累之難畀付之重痛憤父兄戮辱之苦睽隔之憂矜念軍興以來犬羊所至積屍腥於草木流血丹於川原。毋以臣人微言輕遂忽而不聽棄而不用古語云:投機之會,間不容發。”又云:“後將噬臍,悔可及乎!”臣願陛下不為眾口所奪,斷自宸衷而必行之。使異時獲投機之功,而免噬臍之悔,實天下幸甚!臣之狂瞽,不獨今日。當紹興八年六月,王倫使虜還,虜遣使隨倫報聘。臣於是時,固嘗有書致之前吏部侍郎魏矼,以述和議有九不可、一可之說。當紹興九年五月和議既定,淮上興役,以備兩宮來歸,宿食供頓,臣於是時亦嘗有書致之前左諫議大夫曾統,以迎奉兩宮,有五事當為先務之急。惟臣區區憂國愛君之心,無易二書。重以家貧地寒,遠去軒陛,不獲自達,是用致之魏矼、曾統,庶幾有聞於陛下。不圖今日乃見茲事,似與臣意有相符者。雖然,亦非臣之私言,天下之公言也。故敢複盡千慮一得之愚,獻於闕下。位卑言高,罪在不貸。惟陛下憐其愚忠,而曲賜保全。無使天下以臣為妄,不勝俯伏待罪憂懼之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