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紹興二十七年冬張浚門人孫道夫奉使大金,對完顏亮言“陪臣皆秦檜所薦”,此何意?

(2022-05-21 11:20:03)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杂谈

       史載:

        紹興二十七年冬十一月初三日,朝廷以太常少卿、充賀大金國正旦使孫道夫,合門宣贊舍人、充副使鄭朋辭行。孫道夫等既至北廷,入見金主亮稱賀畢,將還辭行,金主使左宣徽使敬嗣暉諭之曰:“歸白爾主,事我上國,多有不誠。今略舉二事:爾民有逃入我境者,邊吏皆即發還;我民有逃叛於爾境者,有司索之,往往托詞不發,一也。爾於沿邊盜買鞍馬,以備戰陳,二也。且馬得人而後可用,如無其人,得馬百萬,亦奚以為?我亦豈能無備!且我不幹爾國則已,如欲取之,固非難事。我聞接納叛亡,盜買鞍馬,皆爾國楊太尉所為,常因俘獲問知,其人無能為者也。”又曰:“聞秦檜已死,果否?”道夫對曰:“秦檜實死矣,陪臣亦秦檜所薦者。”又曰:“爾國比來行事,殊不如秦檜時,何也?”道夫曰:“容陪臣還國,一一具聞宋帝。”時金主日謀南伐,故設詞以為兵端,而雜以它辭亂之。

這段史料有兩個地方值得關注。第一是孫道夫以太常少卿奉使大金國為賀正旦使,入見狼主完顏亮,孫道夫自稱陪臣,也就是說,金是宗主國,宋是附庸,如果金南下討伐,則是征討叛逆不臣之國,如果趙宋興兵北伐,則是所謂的反叛。所以劉豫為齊皇八年,從未曾有片言隻字敢對金興兵討伐。宋帝趙構紹興十二年二月方得金主冊封,所以秦檜為相,實際上應該忠於金主而非宋帝趙構。所以,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即秦檜死後,雖然有半年沒有命相,但在紹興二十六年五月以沈該、万俟卨以及隨後用湯思退為宰執,用孫道夫禀奏金主完顏亮的話說,這些陪臣都是秦檜向宋帝舉薦的,並非出於宋帝自己的主意。所以,沈該、湯思退之後主和,甚至陳康伯、朱倬也都主和不主戰,可以當成一個定論。

導致孝宗隆興北伐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邵宏淵屬於洪適黨人,洪適雖然恨秦檜,但卻是得到了湯思退的提拔,與湯思退相呼應,所以在符離圍城中主動棄戰率師撤退,導致李顯忠一人獨力鏖戰而終致兵敗。

最為令人驚異的是,湯思退王之望主持撤戍,湯思退還遣使赴金軍前,要求金丞相樸馓忠義以大軍壓境來逼和。湯思退是秦檜死黨這毫無疑問,但秦檜是否把他在金國的內線告知了湯思退,在關鍵時刻應該放棄江淮漢人的利益以向金主效忠呢?

當然,孝宗當時未得金主冊封,不肯出賣祖宗和子民還討好金主,所以把湯思退給辭退了。不過,湯思退死的蹊蹺。作為大臣,湯思退不是沒有被流放過,而且宋代被流放的大臣多了,都把流放當成稀鬆平常之事。當年歐陽修甚至說,大臣們懷著流放三五個月就可以官復原職樂觀心態上路的多了,卻沒有幾個還沒有上路就嚇死掉的。當然,范仲淹說處江湖之遠則憂讒畏譏,但也不到幾天之內即亡故的境地。估計湯思退也是暗中受指派繼承秦檜衣缽,來趙宋當內奸的。




[1]《宋史·孫道夫傳》曰:孫道夫,字太沖,眉州丹棱人。年十八貢辟雍。時禁元祐學,坐收蘇氏文除籍。再貢,入優等。張浚薦于高宗,召對,道夫奏:“願修德以回天意,定都以系人心,任賢材、圖興複以雪國恥。”上在越,浚遣道夫奏事,賜出身,改左承奉郎。再詔對言:“漢中前瞰三秦,後蔽巴蜀,孔明、蔣琬出圖關輔,未有不屯漢中者。今欲進兵陝右,當先經營漢中。荊南東連吳會,北通漢沔,號用武之國,晉、宋以來,嘗倚為重鎮。武帝亦以荊南居上流,故以諸子居之。今守江當先措置荊南,時至則蜀漢師出秦關,荊楚師出宛洛,陛下親禦六軍,由淮甸與諸將會咸陽,孰能禦之?”上嘉納,召試館職。上諭宰相:“自渡江以來,文氣未有如道夫者,涵養一二年,當命為詞臣。”除秘書正字、權禮部郎官。徽宗凶問禮儀,多所草定。尋權左司員外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