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郗志新《張浚的南宋時期民族關係思想初探》一文中的經驗理性是個什麼概念?

(2022-05-20 10:32:16)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郗志新同學對抗金統帥張浚的批評主要出發點是是張浚依據經驗理性的片面認識,表現為狹隘的民族性與激進的復仇主義。但是,什麼是經驗理性,郗志新同學沒有作出定義界定。我們知道,十八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有過三部著名的哲學著作,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人們一般認為,先驗、經驗和理性是人類知識的三種不同的思維類型,不可混為一談。

先驗論的提出者是康德,經驗論的代表人物則是洛克、貝克和休謨。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則是笛卡爾、尼布萊茲和斯賓諾莎。我們知道,西方近現代的許多知識的創立,如物理學、光學、化學,大體上都是緣於達芬奇、伽利略、開普勒、牛頓、拉瓦錫、門捷列夫、孟德爾、沃森等從工藝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基於經驗的認知和科學實驗得來的。但是,在我的知識系統中,尚未見有經驗理性一說。不曉得這個概念是郗志新同學創建還是生造?

雖然,這個概念的衍生在郗志新同學的論文中佔據著指導其著述的理論基礎,但不無遺憾的是,宋金之間的百年戰爭不是民族矛盾,而是兩國主權國家的生死搏鬥。以當下視角來考察,宋和金都是中國領土,金族人和漢族人都是屬於中華民族之一員,但在宋金相爭的時代,卻是兩個不同的主權國家。如果按照郗志新同學的說法,高麗是大金國的屬土,越南國是南宋的附庸,我們現在能否說這兩個國家都應該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研究歷史要有歷史視角。簡單地用泛民族主義的論調來評判歷史人物和民族英雄。如果硬要用這種東西來評判張浚、岳飛這些當時的抗金志士為狹隘的民族分子和大漢族主義者,無疑會讓人聯想到這是在為秦檜趙構這類出賣國家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漢奸賣國賊翻案。而歷史豈容這樣篡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