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張浚年譜暨相關史料彙編原始史料公示之一:大金吊伐錄摘錄

(2022-03-14 10:42:01)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大金吊伐錄(永樂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其書紀金太祖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以吊伐命名。蓋薈萃故府之案籍,編次成帙者也。金、宋自海上之盟已通聘問,以天輔六年以前舊牘不存,故僅於卷首一條,略存起事梗概。自天輔七年交割燕雲,及天會三年四月再舉伐宋,五年廢宋立楚,所有國書、誓詔、冊表、文狀、指揮、牒檄之類,皆排比年月,具錄原文。迄康王南渡而止,首尾最為該貫。後複附以降封昏德公、重昏侯海濱詔書及所上各表,而終於劉豫建國之始末。所錄與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詳略互見,不識夢莘何以得之。考張端義《貴耳集》曰:道君北狩,凡有小小吉凶喪祭節序,金主必有賜賚。一賜必要一謝表。集成一帙,刊在榷場中博易。四五十年,士大夫皆有之,余曾見一本云云。此書殆亦是類歟。然夢莘意存忌諱,未免多所刊削。獨此書全據舊文,不加增損。可以互校闕訛,補正史之所不逮,亦考古者所當參證也。《永樂大典》所載,未分篇目,不知原本凡幾卷。今詳加釐訂,析為四卷著於錄。

 

大金吊伐錄卷一

與宋主書

天輔元年十二月,宋主遣登州防禦使馬政來曰:「日出之分,實生聖人。竊聞征遼,屢敗敵。若克遼之後,五代時所取燕、雲、兩京地土,願畀下邑。」二年正月乙巳,宋使馬政回。遣索多報聘,與宋約夾攻燕、西二京,隨得者取其地。若出國所取,即不在分割。三年夏四月丙子朔,使南宋索多回,同宋使趙良嗣及其子宏來。索多見受宋國團練使官,上命杖而削之。南使回,遣貝勒錫林、赫嚕等同往。四年二月己亥,使南宋錫林、赫嚕等回,同宋使趙良嗣、王暉複以祈請燕、西二京地界書來。六月庚午朔,遣宋使趙良嗣等回,以所獲上京同知蘇守告與宋,且約夾攻取燕、西二京地如約議。十二月丁卯朔,宋使馬政複來請燕地,命如前約。六年夏四月壬辰,遣圖克坦烏濟、高信格使於宋。七年正月己卯,與宋書,略曰:「往歲越海計議,興兵夾攻,每有克獲,所得者取。後違此約,獨乘遼勢已衰,始行侵討,而乃反被追襲,聞軍帥劉延慶等已坐責罰。又燕京僭號普賢女上表再三乞請,稱有南兵入城,力戰破之,殺戮殆盡,歸命上國,願為附庸,猶存大信。以先許宋人之請,若彼能如元約,來攻克捷,則事在不言。既此間得而分付,理應有報,是以宣諭趙良嗣等,合取時貢銀、絹共準一百萬貫。良嗣等言,奉旨並請西京路地界;若不從所請,止得燕京,即納二十萬匹、兩;設猶未允,更加綾二萬匹,外不敢擅加。今相度燕京諸州土廣人眾,今取與未決,豈可輕易便行分付?請抽退臨邊士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